在观课、评课中成长——观吴江区小学美术教研活动有感
(2015-06-29 11:51:18)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教学 |
[摘要]:美术课程指出要从学生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教学相长,使学生与老师共同成长。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注意激发学生的绘画创意,增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江南的蒙蒙细雨笼罩下的芦墟实验小学迎来了吴江区各校的美术小学老师,在这里共同参与了区教研活动。两节课异彩纷呈的教学设计和匠心独具的教学过程,展示了她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深厚的教学基本功。课堂观摩结束后区教研室王展鹏老师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性以及规范艺术教师教育教学与参加活动的美术老师进行了交流研讨。为与会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理论指导和科学引领。此次活动,对促进我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美术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各学校的普遍赞誉。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那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教师在课堂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自信与想法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这种和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要对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教学中应更注重研究学生的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一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黑格尔曾说过“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兴趣能够让人积极主动地去接触该领域的内容和寻找答案,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各种活动。要想让学生提高绘画兴趣,实现自我发展,就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现其内心的情感。美术教育活动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想象力,选择那些具有开放性、前瞻性的主题,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奇妙的太空”、“ 神奇的水果” 、“奇怪的人”等内容,都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芦墟小学的徐兰老师主要采取发现教学法,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独立实现认识过程。在课堂中,采取以立纸游戏为导入新课。对于天真爱玩的学生们,这个游戏他们非常感兴趣,立纸游戏的开始使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瞬间活跃非凡!通过玩立纸游戏,学生发现出了许多将纸立起来的好方法。通过游戏这个环节,学生不仅发现了,将卡纸运用对折、折上折等多种方法,可以将平面的纸张立于桌上的规律还发现了其他的立纸方法,再加上老师地引导,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掌握了台历基座的制作。
屠雪怡老师的《有趣的汉字》一课利用文字的演变,根据汉字的形体特点,展开联想,大胆地进行创作,画出新颖、有趣的作品。为了使达到这个目标,老师让学生动手创作文字来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学生通过小组探究,独立完成的方式完成了他们的作品,学生作品风格鲜明,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作理念,体现了美术课堂所强调的真实而自然。
二 教学三维目标的设定,是提高教学内容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实施有效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有效课堂。现代的美术教育是看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已不再是过去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或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内容,而是看课堂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看学生有没有真正学懂或学习的能力是否得到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多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制定教学目标还应考虑以下因素:充分考虑不同学习领域,美术学习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不同学习领域,有其不同的目标取向,如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目标侧重于对工具、材料、方法、步骤、语言、原理等方面的认识、理解与运用,以及通过造型表达思想与情感等。如《有趣的汉字》一课其目标是通过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学习,了解汉字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同时,有机地渗透书法的分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能大胆地运用中国画的作画工具和方法,用生动、有趣的汉字形象创作有创意的绘画作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设计。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在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有效教学,要求我们精心拟定教学目标:一要做到动态把握课堂,注意目标的生成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机械地、一成不变地执行教学目标,而应根据即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情境、学生实际等调整教学目标,发挥教学机智,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生成新的教学目标,使预设的目标和生成的目标相结合。
教学目标的设计还可在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出不同的要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设计低层次的标准,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设计高层次的标准,真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激励、获得发展。
三 借用多媒体手段,催化课堂教学有效生成。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开发信息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现代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从而可以让课堂教学更丰富,容量更大,一改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教师手工板书耗时低效的现状。学校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对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美术课堂教学,作为视觉艺术,强调形象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是具备了这样的优势,可以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如屠雪怡的《有趣的汉字》一课,以水墨动画的短片为导入,使学生了解中国的汉字就像画一样有趣而生动,引导学生去探究汉字的演变和种类。在教学中要紧有趣的主题突出趣味性、应用性,将汉字的笔画结构与自然物象特征相结合。通过水墨动画片画面,欣赏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让学生感受不同时期的汉字,让学生对汉字的演变有一定的了解,并让学生像古人一样去造字,老师给出实物图片让同学们试着造字,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并出示范画让学生的作品和老师的对比,并总结组合、象形、重复几种创作方法,并让学生从中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根据字形字意来创作。
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在深入推进新课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更好地把握教材和学生,以“学生为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小学美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一切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不再只是一味的灌输,学生被动接收信息,而应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使整个课堂在和谐、平等、研究、协商的氛围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