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浅谈低年级朗读教学

(2018-01-05 15:33:57)

浅谈低年级朗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各学段的朗读要求: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面对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好朗读,发挥朗读的最大作用来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教学时,我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使他们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读的时候老师耐心听,学生读得好,我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说:“你读得真好,老师都被你吸引住了。”“你朗读的声音真好听”“哇,你的朗读真棒。”并让全班同学翘起大拇指表扬她。其他小朋友听了都跃跃欲试,很想得到老师的表扬。看来,简单的一句表扬语激发了孩子读书的兴趣。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变换朗读形式

低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朗读形式单调会使他们失去朗读兴趣,所以,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是指导低年级朗读必须要考虑的。我根据不同的文章所具有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如指名读、小组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配乐读等等,吸引学生参与朗读活动。

1、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读课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如《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让几位学生读课文中的角色,此时,学生就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一员去感受,去理解,读得入情入境。

2、表演式朗读

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演一演。学生走进课文,用绘声绘色地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把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这种朗读方式,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3、指名读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名读了解学生朗读情况,同时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进行恰当的评价,让孩子在老师的评价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喜欢朗读。如在指导朗读“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这一句时,及时评价学生,“在小溪里散步真舒服呀!”“多么悠闲呀!”……这些贴近孩子心灵的评价语言,必将促使孩子不断地进步。他们越读越起劲,知道该读好哪些重点的词,注意朗读时的轻重缓急。

4、小组赛读

学生都喜欢比赛,而且希望在比赛中获胜。开展小组比赛的活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从而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三、重视朗读指导

1、抓住重点字词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的朗读。在学习《北风和小鱼》这一课,让学生通过“得意”“哈哈”“气极了”“猛吹”“非常得意”等词语的朗读,感悟北风的骄傲自大,狂妄可笑。通过“浮出”“鼓起”“我们就不怕”感悟小鱼的勇敢。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课文所描绘的图象,在他们脑海里就逐渐清晰起来,真正地把感情激发了出来,使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由此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在学习《咏华山》,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除了、都在、脚下、那么近、山腰间、朵朵白云,以及古诗中的回首等重点词语,反复朗读、品味,使学生从这些语言文字中感悟到华山真高呀!并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学生个个读得有滋有味,同时领略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丽。

2、重视标点符号

在一篇文章中,标点符号可以帮助确定停顿和语调,各种标点符号都有自已一定的语法,要教会学生掌握这些技巧。在教学时,首先就要向学生讲清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及自然段间停顿时间的长短,并要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不同读法。

3、创设朗读情境

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去感受,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利用挂图、插图、多媒体课件或联系感性经验,使课文的图景、情节在头脑中映现出来,能很好地激发情感。

在学习《北风和小鱼》这一课,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朗读语句,如读“得意”一词时,我没有告诉学生该怎样读,而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来朗读,我先引导学生想想有没有让你很得意的事情,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认真完成作业,老师表扬了我,我就很得意。”有的说:“我考试考了一百分,妈妈表扬了我,我很得意。”再引导学生想着得意的事情,带上得意的表情读读这个词,学生自然而然地读出“得意”这个词的表情、语气。通过情境导读,学生能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这样,语言文字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具体丰富的形象。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促进学生理解课文,读出课文中的感情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雨点》这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直观的画面,给学生的感官以多角度、多方面的刺激,把学生带入生动的意境中,使“雨点”成为一个会睡觉、会散步、会奔跑、会跳跃的灵性的“人”,让孩子跟随雨点来到了水平如镜的池塘,缓缓流淌的小溪,奔腾不息的江水、波涛汹涌的大海。孩子们兴趣倍增,齐声朗读,身心投入地读、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碰撞文本……让读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教学并加强朗读训练和指导,不仅可以较快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可以使学生的识字、阅读、表达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