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邪教的基本特性及其社会危害

(2018-06-13 06:22:57)
标签:

转载

分类: 写实•文化动态•观点
看看这篇……
 

邪教的基本特性及其社会危害

 

    在今天的世界上,邪教所导致的悲剧时有发生,邪教问题也已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防止邪教的出现,避免邪教带来的悲剧,已成为摆在各国政府和整个社会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关于邪教的理论研究却显得相当的薄弱。什么是邪教?邪教有那些基本的特征?邪教与正教的区别何在?邪教对社会的危害究竟是什么?这样一些有关邪教的基本问题,至今在理论上都还找不到一个明确的说法。鉴于邪教研究的这种薄弱状况,本人不揣浅陋,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希望能促进学术界对邪教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一、邪教的基本特性

    邪教既然称之为教,当然应该归入宗教的范畴。关于一般的宗教也就是正教的本质特性及其社会职能,本人已在《宗教的本质特性及其社会职能新论》[①]一文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文中指出,宗教在本质上是人试图通过对绝对无限的信仰和崇拜以便从根本上克服和超越自身的有限性的精神生活方式,其社会功能则包括思想价值功能、社会稳定功能和生活充实功能三个方面。根据作者的研究,从总的方面来看,正教对社会虽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正面的效应。虽同属宗教,邪教与正教相比,其情况就不同了,如果说正教对社会主要是起一个积极的作用的话,那么邪教则主要起的是消极的作用。为什么同样是宗教,会存在这样完全不同的作用呢?这是与正教和邪教它们各自不同的性质相联系的。自然,要弄清楚邪教为什么会对社会产生危害,就必须对邪教的本质特性有一个充分的把握。那么,究竟什么是邪教?邪教的本质特性是什么呢?根据作者的考察,邪教可以定义为:邪教是一种以现实有限性的东西为信仰对象并试图通过这种信仰来超越人自身的有限性而达到无限性的形式。在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到,邪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第一,邪教的信仰和崇拜对象是有限的、现实的。

    对某种被认为是无限性的对象的信仰和崇拜是所有宗教的基本特征,邪教作为一种宗教形式自然也有这一特征。但邪教所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则非真正具有无限性的天上神灵,而是世间的东西,是虚假的无限性,是世间现实的有限之物。在通常情况下,邪教在信仰形式上与正教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而且许多邪教尤其是新近出现的邪教,它们多半都是借用各种现有宗教的思想观念和信仰的行为方式,但在具体的信仰对象和行为方式上则有根本的区别。如一些邪教在教义教理上也宣称其信仰的神灵在天上,这一点与正教无异,但它们又往往强调天上的神灵是通过地上的教主或某一神灵之物来启示众生和显示神力的。这样邪教就巧妙地将对天上神灵的信仰和崇拜变成了对地上的某个人或某一事物的信仰和崇拜。由此邪教也就把人们本来应该献给天上那无限绝对的神灵的信仰和崇拜献给了地上那现实有限的人或物。在大多数情况下,邪教都会把信仰和崇拜的对象转移到教主身上。所以,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对大多数信众来说,邪教都是具有欺骗性的。因为在邪教的信仰中,信众们深信是献给天上神灵的信仰和崇拜,实际上却献给了地上的教主。因为信众们在心灵中所奉献的对象必定是具有绝对无限性的神灵,而这种神灵也只有在神圣的天国世界中才存在,而世间的一切东西则都是有限的。然而邪教教主又必然以绝对完美的外衣来迷惑信众,欺骗信众,将信众对神圣对象的信仰和崇拜引向自身。

 

第二,邪教的信仰和追求带有功利性和现世性。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宗教信仰应该是超越功利的,而且是指向现实世界之外的来世或另一个世界的。但邪教则不同,它有明显的功利性,现世性。邪教信仰的功利性表现在信仰者尤其是邪教的教主和组织者都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对现实功利的欲望,尤其是对金钱、财富、美色、权力等具有现实价值的对象的欲望。作为邪教的信仰总是希望达到某种现实的目的,如发财、消灾、提升、祛病、延生等。对人来说,作为一种愿望,希望实现某种现实的目的,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也是正常的,只要不把心想事成当真。但邪教给信众的信念则是这些愿望通过其信仰是能够且必定可以实现的,在邪教宣传的鼓惑下,信众对此也深信不疑。而且在邪教的信仰和追求中,不管是信众的需要,还是教主和传道者对信众需要的满足,他们都强调在现世的完成。也就是说,在邪教信仰中,对邪教教主和组织者来说,他们总是让信众相信他们的各种现实需要都可以在其信仰活动中得到即时的实现,并且会不断地向信众许诺这种实现,或找一些所谓的例证来说明这种实现的现实性;对信众来说,他们不仅相信信仰这种宗教可以实现自己的各种现实需要,而且天真地以为其现实需要当下今生就可得到满足,并试图通过虔诚而努力的信仰行为以便更快地实现这些需要。

第三,邪教的信仰方式具有纯粹的非理性特征和迷信特征。

    非理性和迷信是所有宗教的一个基本特征,但邪教在这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对正教来说,虽然在其存在的终极基础来看是依赖于非理性的信仰,但在其教义教理的阐释中,则很大程度上都要借助于理性的分析,而且它要尽量避免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也就是说,一般宗教虽然是一种信仰形式,但在吸引人信教的手段上则常常是采用理性的说理方式,其宗教信仰也是一种带有某种程度的理性色彩的信仰,并非是毫无理性的完全迷信。而且对于那些有悠久历史的宗教来说,其能够吸引人并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们往往有一套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理性分析基础之上的思想体系。邪教则不同,从理论上来说,它强调人的实际需要可以在其对神灵的信仰中实现,然而在现实中人们的这一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邪教要从理论上说明人们能够在对神灵的信仰中实现这种愿望必然会遇到无法克服的理论困难。面对这种理论上的困难,邪教的唯一选择就是放弃理性的分析而完全借助于非理性的信仰。此时,它要能够吸引人惟有借助某种神人和神迹,通过对某些神人和神迹的宣扬,让人对它们产生迷信,从而走向信仰。所以邪教在本质上是完全排斥理性的,是一种纯粹的非理性的迷信。

第四,邪教的组织和信仰活动具有明显的教主个人色彩。

    邪教由于缺乏真正的宗教理论,其创教和组织发展通常都是借助于教主的个人魅力和组织才能,这既导致了邪教的信仰和崇拜活动实际表现为对教主个人的信仰和崇拜活动,同时也使得它的组织和信仰活动染上明显的教主个人色彩,成为典型的个人迷信组织和个人迷信活动。其组织既为教主个人所建立,同时又是服务于他的工具,处在他的绝对控制之下;而其活动则完全是根据教主的意志来进行,教主需要什么活动就进行什么活动,教主想怎样活动就怎样活动,一切以教主的意志为转移。

二、邪教与正教的区别

    作为一种宗教,邪教当然也具有一般宗教的各种形式,比如邪教也必然采取一种神灵信仰的宗教形式。但邪教既然是邪的,那么它与一般的宗教也就是正教必然存在本质的不同。那么,这种不同究竟表现在那些方面呢?根据作者的分析,邪教与正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信仰对象上,邪教所信仰的对象具有一种虚假的无限性;而正教所信仰的对象则是一种具有真正无限性的东西。更通俗地说,邪教信仰和崇拜的是地上和世间的神灵,实际上是地上和世间的人和物;而正教信仰和崇拜的则是天上的神灵,是真正的超越现实世界的理想的神圣世界。邪教虽然一般也以对神灵的信仰的形式出现,但它所信仰的神灵往往已经产生了异化,要么是其信仰的神灵只是一种符号或形式,而真正的信仰对象是这一符号和形式背后的某一人或物;要么就干脆将现实世界的教主或某一所谓的灵物作为信仰的对象。不管是哪种情况,其信仰的对象都是一种有限的东西,都不是超越现实世界的、在现实世界之外的无限绝对的东西。与邪教不同,正教所信仰的对象则是天上的神灵,这种神灵都是生活在天国的,他们有的天生就生活在天上,有的虽然不是生于天上而是生于人间,但已经死去并已升天,已经被神化、绝对化。在正教对神灵的描述中,天上那些天生神灵的出神入化自不待言,即使是凡人演变而成的神灵也会竭尽神化美化之能事,其目的就是要使这些神灵成为真正的超越现实世界的具有绝对无限性的存在。总之,正教所信仰和崇拜的神灵都是超越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决不会有生活于现实世界的神灵存在,而且正教的神灵都具有凡人所难以想象的超自然、超现实的能力和完美的德性。正教之所以要这样,其作用就是要将人们的信仰活动引向对现实世界的真正超越,以避免人们因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东西的信仰而陷入对有限性的执着,并进而影响到对真正的神的信仰。

    第二,在信仰行为上,邪教的宗教活动是一种指向现实利益的功利性行为;而正教的宗教活动则是一种超功利性的纯粹精神活动。邪教因为信仰对象和追求的目标具有现实性,所以其宗教活动也往往具有现实的功利性,譬如为了某种物质利益,为了加官晋爵,为了除病消灾,为了健康长寿,等等,其活动也总是指向某种现实的功利目标。正教则不同,它往往要避免把对神灵的信仰与某种现实的功利直接联系起来,虽然正教也会对人们做出许多许诺,但这种许诺一般都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问题,正教从来都不会对人们的某个具体要求做出许诺,而且其许诺的兑现也不是在现实的当下,甚至也不是在现世,而是在现实世界之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这样正教就把宗教信仰活动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正教因为超越现实功利,这不仅可以保证正教信仰的纯粹性和稳定性,避免外部因素的干扰,同时也可以为它赢得永恒的崇高地位。

    第三,在追求的目标上,邪教强调的是现世的生活完满;而正教追求的是现世之外的精神生活的完满。邪教追求的目标是现实的,而且认为它所信仰的神灵可以以其神力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所以它强调的是信众们在信仰中获得各种满足,从而使生活变得完满。由于邪教强调的是现世的生活完满,所以其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性很容易发展成一种要求改变现实的力量,从而对现实社会产生破坏性。正教则不同,它追求的目标是超现实的,而且正教是从根本上否定现实人生的完满性的,它从来就不相信现实人生可以达到完满,它认为人要走向完满只有从现实世界中超越出来,向超现实的绝对完满的神圣世界靠拢并最终走向这一世界才有可能。所以从根本上说,正教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现实的东西,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境界。因为超越现实世界的东西是不可能存在的东西,人们只能去想象它,它也只能作为人们头脑中的一种精神或思想内容存在。实际上,这样一种追求除了作为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不会再有其他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正教所追求的也不可能是人的现实生活的完满,而只能是现实之外的一种精神生活的完满。

    此外,邪教还常常做出末世论的预言和宣传。对于正教来说,虽然它们都包含了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否定倾向,但这种否定只是一种思想上的批判性否定,是一种促使人们在思想上超越现实世界、信仰神圣世界的否定;这种否定不以改变现实世界为目的,而以超越现实世界为目的。所以它并不会导致反社会的倾向,也不会做出末世论的预言。但邪教则不同,因为它没有对无限的神圣世界的信仰,而只有对有限的灵物的信仰和对教主的崇拜,而教主为了维持信众对他和他的教义的信仰,他就不得不做出各种各样的预言,末世论的预言就是邪教教主常常做出的一种预言。因为这种预言对于突出邪教教主的神圣性是非常有好处的。末世论常常夸大现实世界的缺陷和阴暗面,以增强信众对现实世界的离心力,从而更加坚定地信仰邪教,更加狂热地崇拜教主。事实上,邪教教主为了提高其地位和影响力,以增强人们对邪教的信仰和对教主的崇拜,都会不失时机地宣扬他是代表上天来这个末世拯救苍生大众的。

三、邪教的社会危害

    邪教的性质决定了它会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危害,这种危害不仅表现在它对信众的身心会产生一系列的负作用,而且也表现在对整个社会也会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概括起来说,邪教对社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邪教对信众和社会其他成员具有欺骗性。邪教的这种欺骗性首先表现为它根本不能兑现它的承诺。邪教因为是以对现实有限的对象的信仰和崇拜为特征的,其追求的目标是现实生活的满足,而且邪教也总是向人们许诺他们的现实愿望可以在其信仰活动中得到满足。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信仰活动只能获得精神的满足,不可能得到现实生活的满足,邪教所信仰的神灵不能提供这种满足,邪教的教主和组织者们更不能提供这种满足。正因为邪教不能提供给人们以现实生活的满足,所以其许诺的东西也不可能实现。但对邪教来说,要吸引信众,就必须使信众相信他们的许诺能够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邪教所能使用的唯一方法就是欺骗,想方设法找出各种理由来掩盖他们的谎言。邪教对人们的欺骗性还表现为其虚假的神圣性还会使人在财富和感情上上当受骗。人们尤其是信众会受其花言巧语的鼓惑而虔诚地为其奉献各种物质财富和感情,但最终却什么都得不到,反而可能使自己的身心甚至生命受到伤害。

    第二,邪教会使信众的身心受到伤害。邪教对信众的身心伤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众的愿望长期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精神心理的焦虑、失望和烦躁不安,进而引起身心的失调和疾病,尤其是邪教的末世论主张更会加剧信众精神的焦虑和身心的失调;二是邪教因长期无法兑现它承诺给人们的现实需要的满足,但邪教的教主和组织者们又害怕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信众,或者为了防止信众脱离他们将他们的欺骗行为暴露出去,必然在行动上限制信众,思想上恐吓威胁信众,从而导致信众的身心伤害。更有甚者,某些走火入魔的教主甚至会让信众为其所谓的天堂世界而去死,从而使信众成为邪教的殉道者和牺牲品。

    第三,邪教有可能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构成威胁。邪教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邪教的欺骗性会破坏正常的生活秩序。由于邪教往往有其华丽的外表,一般人很难将其欺骗性本质识破,也很难与正教区别开来,所以很容易上当受骗,轻则物财损失,身心受伤,重则搭上身家性命。邪教的这种欺骗性质如果不被识破,它对社会的影响的范围可能会小一些,但邪教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欺骗性质迟早会暴露;而一旦暴露,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不仅使人们的心灵受到伤害,而且还会破坏人们之间的信任,给正常的社会交往带来障碍。其次,邪教对信众身心的伤害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对信众来说,邪教对他们的直接伤害是使其财产损失和身心伤害,但不管是财产损失,还是身心受伤,都会对其生活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并不仅仅限于信众自身,还会波及他们的亲戚朋友,并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更别说邪教因谋财害命给信众带来的巨大伤害,及其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副效应了。再次,邪教会成为一种危险的反社会力量。邪教的反社会性是由其强烈的个人迷信和非理性特性决定的,因为邪教的这种特性是与现代社会崇尚理性的风尚格格不入的。邪教信仰者在心理上都具有明显的非理性倾向,加上他们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主的控制,这就使得邪教对整个社会具有潜在的巨大危害。这是由于邪教都具有强烈的教主个人崇拜色彩,教主对信众有强大的号召力,如果教主在社会中过得滋润,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也比较融洽,那么他就有更高的社会亲和性,也不会与社会作对,不会做出反社会的举动,信众的信仰活动也更有秩序,对社会的消极影响也不会太大;但一旦教主在社会中的地位受到威胁,或出现他与其他人的关系紧张,或者有人出来批评和反对教主及其邪教,他都可能不顾信众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做出各种非理性的举动,诸如号召信众起来打倒反对他们的人,或者以强力阻止人们的批评和反对,甚至鼓动信众采取各种极端的行动来胁迫人们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就会受到巨大威胁,甚至导致社会动乱和公众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邪教的性质决定了它对信众的任何许诺都是不能实现的,但为了吸引住信众,它往往会抛出末世论的主张,将信众愿望得不到实现的原因归结为社会因素以转移人们的视线。在这种情况下,邪教的信众会更加焦虑、烦躁,此时,邪教信众也很容易被引向一条反社会的道路,尤其是在邪教教主处于丧心病狂的情况下,他很可能会将信众的怨气引向社会,煽动信众起来反社会,反政府。而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就会受到巨大威胁,甚至导致社会动乱和公众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邪教对社会的危害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轻则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重则烧杀抢掠,谋财害命,甚至占山为王,危及政权。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