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穆罕默德(4)——至圣的孩提时代
(2015-03-15 19:48:54)
标签:
穆罕默德阿米娜麦加孩子麦地那 |
分类: 至尊圣哲研究 |
至圣穆罕默德(4)
——至圣的孩提时代
第二章
第一节
阿卜杜拉病逝
阿卜杜拉一去就是几个月,他们到了巴勒斯坦的加沙,那里用阿拉伯人沙漠产的皮革、塔伊夫产的大麦等物,同苏莱曼人交易,换取罗马人的香水、首饰、香料等。
商队在前往叙利亚的路上,看见一个信奉上帝的修道士独自修行,商人们见了好生奇怪,便走上前去同他交谈。那时候,修道士是最有知识的人,他们的交谈使阿拉伯人感到非常羡慕。
修道士问:“你们从哪里来?”
回答道:“从麦加来。”
修道士说:“上帝即将给你们派去一位先知。快到那里去,把握好自己的命运,你们会走上证路的。”
商人们问道:“这位先知叫什么名字?”
回答道:“他叫穆罕默德。”
修道士说完便回小教堂去了。
商人们继续上路。他们都反复琢磨着修道士的话,都在想,但愿我能生个孩子,给他取名穆罕默德,这样,这个未来的先知就是我的后代了。
商队在返回的路上来到麦地那,那里有阿卜杜拉的舅父。阿卜杜拉来到舅父家,想休息一下后再回来。没想到一下子病倒了,卧床不起。旅伴们只好留下他,回到麦加,把他病倒的消息告诉了他父亲。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派长子哈里斯到麦地那去,让他看好阿卜杜拉的病,然后把他带回来。
从麦加到麦地那约有四百多公里路,在当时需要十多天的行程。当哈里斯到麦地那时,商队已经离开麦地那一个多月了,阿卜杜拉也已经病逝了,他的尸体埋在了麦地那的土地上。哈里斯只好原路返回,把噩耗告诉了家里人。
这个消息对迈泰利布和阿米娜都打击非常大。迈泰利布失去了他曾经用一百峰骆驼赎身的爱子;阿米娜失去了心爱的丈夫。
阿卜杜拉去世后,留下了五峰骆驼、一群羊和女佣人乌姆·艾一曼,她就是后来穆圣的保姆。
迈泰利布的梦
一天,阿卜杜拉·迈泰利布在天房里睡觉,梦见一棵大树,树梢直指苍穹,枝叶扶疏伸向东方和西方。大树迸放出强烈的光芒。他看到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都对这棵大树朝拜。于是,这棵大树越发高大,越发光芒四射。他看到一些古莱氏人很喜爱这棵树,另一些古莱氏人想把大树砍到,当他们走近大树时,一个眉清目秀、举止潇洒的少年拦住了他们。迈泰利布想伸出手摸一下这棵树,但没摸到就从梦中惊醒了。
迈泰利布坐起身来,回想这个奇怪的梦,百思不得其解。天亮后,他就去找本部落的一位女巫,请她圆这个梦。
迈泰利布来到女巫家,女巫见他面脸愁容,问道:“什么事把你愁成这个样子?”迈泰利布如实回答,并请女巫圆这个梦。
女巫沉思一阵后说:“你的梦如能实现,你的子孙当中就会出现一个统领东方和西方的、受到人们崇拜的君主。”
阿卜杜·迈泰利布高高兴兴的回到家里,把自己的梦和女巫的话告诉了儿子艾卜·塔里卜,然后对他说:“但愿这个孩子就是你。”
穆罕默德出生
阿米娜怀孕了,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她曾听妇女们说,怀孕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可是阿米娜并不觉得痛苦。几个月过去了,她做了很多梦,梦见从她身上放出光来,甚至连叙利亚的宫殿也照亮了。
一天夜里,阿米娜又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对她讲:“阿米娜啊!你肚子里的孩子是人间的领袖。他出生后,你要给他取名穆罕默德。这件事你不要对任何人讲。”
阿米娜从梦中醒来,左顾右盼,见室内并无一人,她又躺下了,但怎么也睡不着,那个声音又在耳边回响:“阿米娜,他出生以后,你要给他取名穆罕默德。”
公元570年(象年)三月十二日,分娩期到了,阿米娜生下一个干净漂亮的男孩。阿卜杜·迈泰利布高兴地对阿米娜说:“给他取名叫古塞姆吧!”迈泰利布过去曾经有个男孩叫古塞姆,但他在9岁时夭折了。现在阿米娜生了一个男孩,为了纪念那个死去的孩子,他想给他取名古塞姆。
阿米娜不同意,她说:“我曾在梦中得到启示,要我给孩子取名穆罕默德。”
阿卜杜·迈泰利布高兴的把孩子抱在怀里,说:“但愿这个孩子就是我梦中的那个人。”
那个时候,在麦地那除了阿拉伯人外,还居住着一些犹太人。这些犹太人常常对人们说,他们等待着一位先知的出现,这位先知将引导他们战胜阿拉伯人,走向光明。
就在穆罕默德出生的当天夜里,一个犹太人看星象时,发现了一颗他从未看到过的星星。他知道这是先知诞生的征兆。他连声大喊:“犹太人,快来啊!……”
人们跑过来了,纷纷问道:“出了什么事?”
“重大的事。”
“什么重大的事?”
“今天夜里出现了一颗最明亮的星星。”
那个犹太人说:“记住我的话,今天夜里有一位民族的先知出生在这里。”
也在这天夜里,一个犹太人路过古莱氏部落时,问古莱氏人:“今天夜里你们这里有没有新出生的孩子?”
古莱氏人奇怪的回答:“不知道。”
为什么犹太人会知道要出现一位先知?因为《圣经》中早已预言过。《古兰经》中说:“他们顺从使者——不识字的先知,他们在自己所有的《讨拉特》和《引支勒》中发现关于他的记载。”(7:157)当时,麦尔彦之子尔撒曾说:“以色列的後裔啊!我确是真主派来教化你们的使者,他派我来证实在我之前的《讨拉特》,并且以在我之後诞生的使者,名叫艾哈默德的,向你们报喜。”当他已昭示他们许多明证的时候,他们说:“这是明显的魔术。”(61:6)
所以犹太人在等待先知的出现。他们相信,这位先知会复兴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的遗教,他们将加入这位先知的队伍,发动战争来征服阿拉伯人。但是,当先知穆罕默德宣布为圣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归信了他,一些人则出于嫉妒而拒绝了他。
穆罕默德降生后的第七天,阿卜杜·迈泰利布大摆筵席,招待部落大小头领,庆贺孙子的出生。席间迈泰利布把孙子穆罕默德抱出来让宾客们看。有人问:“你给他起了身名字?”
“我给它取名穆罕默德。”
“怎么起了这么一个名字?你的祖祖辈辈都没有这个名字呀!”
迈泰利布正想说明原因,突然想起阿米娜要求他保密,便改口说:“我想让天上的神灵和地上的人们都赞美他。”(“穆罕默德”在阿拉伯语中是“受赞美的人”的意思)
客人们怀着对穆罕默德的慈爱之心离开了阿卜杜·迈泰利布的家。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个使他们可怜的孩子,将引导他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第二节
哈丽麦
麦加贵族有一种习惯,孩子出生后的第八天,把孩子送到沙漠居民中去哺育,孩子不到八岁或十岁,不从沙漠中接回来。当时,有几个住在沙漠中的阿拉伯部落在哺育婴儿方面闻名遐迩。白尼·萨阿德族就是其中一个。
穆罕默德出生后,阿米娜想给他喂奶,但乳房里根本无奶,孩子饿得直哭。阿米娜让孩子的爷爷去找一个奶妈。在等待乳母的几天里,阿米娜暂时把孩子交给孩子伯父艾卜·赖海卜的女仆苏伟拜去哺育。
萨德部落这一年大旱,牧场里寸草未长,人们纷纷出外谋生。其中一个叫哈丽麦的妇女和他的丈夫带着自己的婴儿,也出外谋生。
哈丽麦骑着一头白毛驴,带着一峰干瘦的一滴奶水都没有的母骆驼,随着人群,来到麦加。
阿卜杜·迈泰利布到街上寻找适合的奶妈,他转来转去,来到一个女人面前,问道:“我家有一个孩子,是个孤儿,你肯收养它吗?”
那个妇女以轻蔑的口吻说:“收养一个孤儿有什么好处?我才不干呢。”
阿卜杜·迈泰利布连续问了好几个妇女,都不愿意。
天快黑了,他来到哈丽麦跟前。这时候,哈丽麦也没有找到哺乳的孩子而着急。
迈泰利布上前问道:“你是哪个部落的?”
“是萨德部落的。”
“叫什么名字?”
“哈丽麦。”
“多好听的名字!哈丽麦,我家有一个孩子,是个孤儿,你愿意收养他吗?”
“等一等,我和丈夫商议一下。”
因为这个时候,其他的妇女们都找到收养的孩子了,各自抱着孩子离开了麦加,只有哈丽麦还没有找到孩子。所以,丈夫说:“以安拉的名义起誓,我不愿意两手空空的回去,我们到那个孤儿那里去,把他抱去抚养吧!”丈夫同意后,哈丽麦向迈泰利布说:“孩子在哪里?”
迈泰利布因为终于找到了奶妈而高兴,连忙说:“请跟我来!”
阿卜杜·迈泰利布领着哈丽麦来到阿米娜家中,阿米娜高兴地接待了她,随后带她去看熟睡的穆罕默德。哈丽麦怜爱的看着他,用手轻轻抚摸,他顿时睁开双眼,甜甜的笑了。哈丽麦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孩子,她弯下腰,轻轻地吻了一下额头,然后把他抱走了。
萨德部落
哈丽麦回到自己的帐篷里,把孩子抱在怀里,刚把奶头放入他的口中,两个乳房立刻涨满了奶汁。她怀着惊奇的心情喂饱了穆罕默德,还喂饱了自己的孩子。夜里,孩子们再也不饿的哭了,他们全家人都睡的很香甜。
第二天清早,哈丽麦的丈夫哈里斯惊奇的发现老母驼竟然也有了奶,挤下的奶,他和妻子都没有喝完。哈里斯兴奋的对妻子说:“哈丽麦,你知道吗,你得到神的祝福了。”哈丽麦也高兴地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萨德部落的奶妈们启程回家了。哈丽麦也抱着穆罕默德,骑着那头白毛驴。然而,馊白驴竟跑得非常快,一直跑在最前边。伙伴们见了奇怪的问:“哈丽麦,你现在骑得不是来的时候的那头驴吗?”
“仍然是它呀!”哈丽麦自豪地回答。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两年过去了,穆罕默德在萨德部落已经长到两岁,哈丽麦该把他送到母亲那里去了。哈丽麦很伤心,她不愿意离开他。
阿米娜看到自己的儿子回来了,高兴地把他抱在怀里,不停地吻着。哈丽麦却在一旁流起眼泪来,他诚恳地向阿米娜央求道:“让我再带他一年吧!我真担心他在麦加会生病。”
阿米娜见哈丽麦再三恳求,只好答应了。
哈丽麦又把穆罕默德带回了萨德部落。
算命先生
穆罕默德一天天长大。有时候同哈丽麦的孩子一块去放羊。在野外,穆罕默德经常望着天空出神。虽然年龄很小,却对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萨德部落附近有一个市场,市场上不仅有各种商品,也有一些算命先生。人们经常带着孩子去算命。一天哈丽麦带着穆罕默德来到市场,为穆罕默德算命。算命先生上下打量着穆罕默德,突然,他大声喊起来:“快来人啊!快来人啊!”人们惊奇的围拢过来,问“怎么回事?”他说:“快杀死这个孩子!”人们问道:“为什么要杀死那个孩子?”他说:“我看到了这个孩子。将来他要杀死你们的教友,杂碎你们的神像,他将战胜你们。”
人们这才四处寻找穆罕默德,但并没有发现孩子。原来哈丽麦已经带着穆罕默德溜走了。
天使剖胸
当穆罕默德不满三周岁时发生了一件事。穆罕默德跟他同龄的乳兄弟在房后逗羊玩,突然,萨德族的那个乳兄弟向家中跑去。他边跑边对父母说:“我那个古莱氏的兄弟被两个穿白袍的人拉走了。那两个人把他按到在地,剖开了他的肚子,并在肚子里掏摸了半天。”哈丽麦和丈夫立即跑出去,奔向孩子。他们看见穆罕默德脸色蜡黄地站在那里。哈丽麦立即抱起孩子,问他:“孩子怎么了?”他说:“有两个穿白衣服的人来到我的面前,他俩把我按倒在地,剖开我的肚子,并从里面摸走了什么,我也不知道。”《古兰经》中说:“难道我没有为你而开拓你的胸襟吗?我卸下了你的重任,即使你的背担负过重的,而提高了你的声望”(94:1——4)。哈丽麦和丈夫立刻把孩子抱回家中。
许多年以后,先知穆罕默德曾经对人说,那是一件真实的事,确实有两个穿白衣服的人找过他。他们撕开胸膛,取出心脏,从心脏里摘出一个黑色的肉块,随手扔在外面。然后他们用白雪清洗了他的心和胸腔。
哈丽麦和丈夫怕孩子再出意外,于是夫妻俩就把穆罕默德送回麦加母亲那儿去。
当哈丽麦和丈夫把穆罕默德送回麦加时,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的一伙基督教徒发现了穆罕默德。他们看到孩子后问哈丽麦这孩子是谁?并把孩子从头到脚打量了好几次。然后他们说:“我们把这个孩子带走吧。把他带到我们国王那儿,带到我们的国家去。这个孩子是个人物,我们知道他的底细。”哈丽麦和丈夫坚决不同意,他们两人费了很大劲,才没让他们把孩子带走。通过这两件事,哈丽麦夫妻俩更加疼爱穆罕默德了。
到阿米娜家后,阿米娜问发生了什么事?开始时他们不说,但在阿米娜的追问下,他们才说了事情的经过,并说怕再出意外,就把孩子送来了。但他们俩很舍不得孩子。
阿米娜并没有感到惊奇,她心里有数,因为这个孩子生下以后,早已发生了许多奇异的迹象。她见他们非常疼爱孩子,也舍不得离开,又把孩子交给他们,让他们继续带孩子。这样,哈丽麦夫妇又把穆罕默德带回萨德部落。据一些作家考证,穆罕默德同哈丽麦一道前后回了三次麦加。
麦加走失
光阴荏苒,转眼间穆罕默德已经六岁了。哈丽麦带着他来到麦加,要把它交还给母亲阿米娜。刚一到麦加,转眼间穆罕默德不见了。哈丽麦四处寻找,不见踪影,心中不安起来,只好来到穆罕默德爷爷的家,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迈泰利布。
当天,有两个古莱氏人来到麦加,当他们经过提哈麦河谷时,看到一个孩子坐在一棵树下,正全神贯注地观察天空。他们好奇的走上前去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答说:“穆罕默德。阿卜杜·迈泰利布是我的爷爷。”
两个古莱氏人便把穆罕默德送到阿卜杜·迈泰利布家。老人看到孙子找到了,高兴地把他抱在怀里。哈丽麦见穆罕默德找到了,也很高兴,把穆罕默德领到母亲跟前。阿米娜问道:“你怎么把他送回来了?你不是舍不得他吗?”
哈丽麦笑了笑说:“我已经做了我应该做的。时间长了我担心他会出点什么事,就把他送回来了。”从此,穆罕默德与母亲一起生活。
第三节
阿米娜逝世
穆罕默德与母亲一同生活了几个月。有一次,阿米娜带着穆罕默德去麦地那探望爷爷的舅舅。这事爷爷更加偏爱孙子了。同去的还有阿卜杜拉留下的女仆乌姆·艾伊曼。在麦地那时,阿米娜让穆罕默德看了父亲阿卜杜拉曾经住过的房子和墓地。同时母亲向儿子谈了许多有关他父亲的故事。后来,穆圣迁徙麦地那后,曾对同伴们讲了这次同母亲来麦地那的情景。
母子俩在麦地那住了一个月后,阿米娜决定回麦加。他们母子骑着从麦加来时骑得两头骆驼出发了。当他们来到麦加与麦地那之间的一个叫艾布瓦村时,阿米娜病倒了。他一病不起,竟然亡故在这里。这时候,穆罕默德刚满六岁。他和女仆就把母亲埋葬在这里。从此,幼小的穆罕默德成了父母双亡的孤儿。然后,女仆带着穆罕默德返回麦加。
阿米娜逝世后,爷爷迈泰利布更加疼爱孙子穆罕默德。《古兰经》中说:“难道他没有发现你伶仃孤苦,而使你有所归宿?他曾发现你徘徊歧途,而把你引入正路;发现你家境寒苦,而使你衣食丰足。”(93:6——8)
爷爷去世
当穆罕默德八岁时,爷爷阿卜杜·迈泰利布去世了,享年80岁。如果爷爷能多活几年,穆罕默德作为孤儿的痛苦也可能会减轻一些。爷爷的去世如同母亲去世一样,使穆罕默德悲痛万分。他随着爷爷的殡仪行列到墓地,一路上失声大哭。
爷爷病重时,将抚养孤儿的责任交给了艾卜·塔里卜。爷爷去世后,穆罕默德得到了伯父艾卜·塔里卜无微不至的关照和保护。伯父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穆罕默德接受真主的启示时,仍然保护着他,直到自己去世。
艾卜·塔里卜
阿卜杜·迈泰利布的去世,对哈希姆家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迈泰利布的儿子中没有一个能像他一样有毅力,得人心,具有正确的判断力,而在阿拉伯人中有影响。迈泰利布在世时,给朝觐者供饮、供食,在荒年或遇到什么不幸时,为麦加居民慷慨解囊。而他的儿子们呢,穷者无能为力效仿父亲做善事,富者又很吝啬。
艾卜·塔里卜不是长子,长子是哈里斯。他也不是最有钱的,最有钱的是阿巴斯,但阿巴斯是个守财奴。因此,艾卜·塔里卜只能给朝觐者提供饮水,而无力提供食品。尽管艾卜·塔里卜很穷,但他在古莱氏人中最受尊敬,地位也最高。
爷爷去世后,艾卜·塔里卜把穆罕默德带到自己家中,把他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对他的疼爱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儿子,白天和她一起吃饭,晚上和他一起睡觉。
叙利亚经商
当穆罕默德长到12岁时,伯父艾布·塔里布要到叙利亚经商。开始时,他考虑到沙漠旅行的辛苦,没想让穆罕默德陪他一同去。这次去叙利亚由艾卜·塔里布带队,当他们正准备出发时,穆罕默德跑来了,抓住伯父的驼缰说:“伯父,我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你走了谁来管我呢?我要同你一块去。”
艾卜·塔里卜被他说动了:“天哪!我一定要带上他。他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这样,穆罕默德上了骆驼,骑在伯父在身后上路了。
商队日夜兼程,最后来到约旦东部的布绥拉市场。这里罗马商人经常和阿拉伯人交易商品。
拜希拉的发现
市场附近有个修道院,里面有个道士叫拜希拉,他坚守易卜拉欣传下的认主独一的信仰,他们被称为“布纳法教派”,同当时的基督教和犹太教很接近。那时候,这些信仰“唯一真神”的古老宗教,都相信造物主将派遣新的使者来到人间,所以他们在期待中。许多学者和修士们随处都在观察,寻找新使者出现的迹象。
一日,老修士拜希拉在庭院中闲坐,仰头看到空中出现一朵美丽的祥云,出门一看,在祥云下走来一个商队。以往阿拉伯人的商队经过这里,他从来不看一眼,今天他却一反常态,热情地邀请阿拉伯商队进入修道院做客。宾主寒暄以后,修道士留他们一同用餐。人们都去了,只有穆罕默德一人坐在树下没有动。拜希拉说:“你们古莱氏人都来吧,不要留下一个人。”
人们说:“该来的都来了,只剩下一个孩子。”
拜希拉说:“让这个孩子一起来吧,不要留下他。”这样,穆罕默德也被叫来,同大人们一起吃饭。
席间,拜希拉同穆罕默德坐在一起,细心观察他,并对穆罕默德说:“以拉特和欧扎两个神起誓,请你告诉我你的事情。”
穆罕默德很讨厌偶像,回答说:“你不要以拉特和欧扎的名义问我任何问题,我最讨厌他们了。”
拜希拉惊奇地看着他,然后说:“以安拉的名义,你回答我的问题吧!”
穆罕默德说:“你想问什么就问吧!”
拜希拉问了穆罕默德一些生活起居情况。最后他把穆罕默德叫到别室,要求看看他的肩背,穆罕默德毫不犹豫地脱下上衣,显示出他的背膀。拜希拉在他的两块肩胛骨之间看到了皮肤上有一片印记,感到异常惊奇,这就是许多经典中记载的新使者迹象之一“使者之印”。
然后问艾卜塔里卜:“这孩子是你的吗?”
艾卜塔里卜回答:“是的。”
拜希拉说:“不对,他不是你的儿子,他的父亲也不会活着。”
艾卜塔里卜这才说:“是的,他是我弟弟的儿子。”
拜希拉问:“他的父亲情况怎么样?”
艾卜塔里卜回答:“在他出生前已经去世了。”
拜希拉说:“你说对了,他母亲呢?”
艾卜塔里卜说:“最近也去世了。”
拜希拉对塔里卜说:“啊!原来是这样。请你把这个孩子带回你们家乡去吧,这个孩子将来必成大器,千万要警惕犹太人,如果他们像我一样认出他来,就麻烦了,他们会杀死他的。”他要求艾卜塔里卜精心照顾这个孩子,对他多加保护,不要到叙利亚腹地去,以免犹太人看破穆罕默德的奇才而加害于他,因为历史上所有使者都受到过恶魔的嫉妒和迫害,经受许多磨难。这样,生意做完后,艾卜塔里卜就领着穆罕默德返回了麦加。
一路上,穆罕默德的慧眼看到了辽阔的沙漠,清澈万里的长空星斗。一路上经过麦德彦、古拉河谷、赛莫德村落,听到了这些村落的历史故事。在叙利亚听到了关于罗马人及他们信仰的基督教和《圣经》的消息,也了解到了波斯拜火教徒和基督教之间的矛盾,增长了许多知识。
麦加放羊
从叙利亚经商回来后,艾卜塔里卜再也没有出去经商,考自己那些有限的钱财来抚养孩子们。穆罕默德也出外去打工,在麦加城郊替别人放羊,从早到晚奔走于山谷之间,精心照顾他的羊群。后来,他曾对人说:“安拉从牧羊人中选派先知,……穆萨被选为先知,他是牧羊人。达乌德被选为先知,他是牧羊人,我被选为先知,我曾在艾吉耶德给家人牧过羊。”聪明的牧羊人,白天面对空旷的原野,晚上仰望万里星空。在这广阔无垠的世界里,可以任思路驰聘,联想真主大能的迹象。
有一次,他同伙伴们一起牧羊,突然想起到城里玩一玩。因此他请求别人替他看一下羊群,他自己去麦加玩耍。刚到麦加,一家人的婚礼激起了他的兴趣,先到那里去看看热闹。刚坐下,困意向他袭来,不一会就睡着了,一整夜过去了,他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第二天灼热的太阳将他唤醒,他又回去放羊了。这是真主对他的保护,不让他崇拜偶像,不让他贪图欲乐。
有一天,有人来麦加做买卖,一个古莱氏贵族买了他的东西,而耍赖没有付钱。那个人便找到古莱氏其他贵族,请求他们支持公道,帮他把钱要回来,但遭到了拒绝。他便爬到艾卜古贝斯山,高声大喊,要人们来帮他要钱。人们把他带到麦加人协商集会的地方,穆罕默德也来了,他们一致决定支持受害者,替他伸张正义。他们一起找到那个没有付钱的贵族,把货物要回来还给了那个人。人们把这次行动称为“光荣的誓约”行动,因为他们厌恶暴虐者,同情受害者。穆罕默德也是这次行动的参与者之一,他向受害者伸出了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