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清真寺简介

(2015-03-14 21:29:06)
标签:

转载

分类: 清真寺拱北伊斯兰名胜
原文地址:清真寺简介作者:aylzq
  "清真寺",阿拉伯语音译"买斯吉德",意为叩拜"安拉"之处,也称"白易屯拉黑"(安拉的宅第),是穆斯林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
  "清真寺"的起源与伊斯兰教的传播、发展历史息息相关。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初期非常重视清真寺的修建,《古兰经》中就有鼓励穆斯林修建清真寺的规定:"谁今世为'安拉'出力修建一座清真寺,后世'安拉'将在乐园中为他加倍修宫殿和别墅。"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向麦地那迁徙途中,在距麦地那3公里处的古巴义,修建了一座简易的清真寺,它是在战争频繁、物质条件相当困难的环境下,由穆罕默德亲自参加奠基而修建起来的清真寺。从时间上而言,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清真寺。该寺规模不大,千余年来曾多次修缮,至今仍然屹立于麦地那郊区。在这座简易的清真寺内,穆罕默德率领信士们举行了伊斯兰教创建后的第一个"主麻"(聚礼)。穆罕默德在麦地那正式修建的一座清真寺称"先知寺"。因穆罕默德的陵墓位于该寺的东南角,穆罕默德的继承者艾卜·伯克尔和欧麦尔两代哈里发及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的陵墓也在这里,故又称为"光荣的先知寺"。
  《古兰经》的启示和穆罕默德的实践,对以后清真寺的修建产生了深远影响。637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下令,每开拓一个新地区,首先要修建清真寺。形成了哪里有穆斯林,哪里就有清真寺的局面。如:
  637一638年,欧特白·伊本·盖兹旺在伊拉克的巴士拉建清真寺。
  638-639年,赛尔德·本·艾比宛嘎斯在库法城建清真寺。
  642年,阿穆尔·本·阿斯在埃及弗斯塔特点(今开罗)建阿穆尔清真寺。
  670一675年,奥格巴·本·纳非尔在突尼斯的凯鲁万城建奥格巴清真寺。
  685一705年,翁米亚王朝哈里发阿卜杜·马立克·麦尔旺执政时,在著名的三教圣地--耶路撒冷东南角建岩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708年,在大马士革建伍麦叶清真寺。
  879年,艾哈默德·伊本·图龙在开罗建图龙大寺。970年,建爱资哈尔大寺。
  ……
  清真寺在穆斯林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它是伊斯兰教历史的见证,是研究伊斯兰文化的一个窗口,承载着穆斯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伊斯兰教有著名的三大寺,分别是麦加禁寺、麦地那圣寺和耶路撒冷远寺。
  麦加禁寺。这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是全世界穆斯林礼拜朝向克儿白(天房)的所在地,禁寺中供奉的一块黑陨石是伊斯兰教的圣物。穆罕默德生前将克儿白周围划为禁地,即禁止非穆斯林入内和狩猎杀生、斗殴等行为,故名禁寺。当时只是一块东西宽、南北窄的露天礼拜场所,除克儿白外无其它建筑。638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扩大了院落,并修建了围墙。646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又进行了扩建并增修了廊檐。656年,阿巴斯王朝哈里发艾卜·加法尔·曼苏尔在扩建禁寺过程中,增加了黄金装饰和各种雕刻,还修建了第一座宣礼塔。此后,经过历代哈里发和当代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扩建,禁寺面积已达18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万人礼拜。禁寺建筑风格独特,布局严整。一万多平方米的平坦广场中心有一座长方形的圣殿--克儿白(天房)。环绕禁寺的是分为上下走道的拱廊。计有64道大门,其中有三道主要大门,即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门、欧麦尔(副朝)门和赛拉姆(和平)门。6座高达92米的尖塔分别耸立在三道大门的两侧,塔顶装有包金青铜月牙。20米高的围墙将64道大门和7座尖塔连接起来,并建有用大理石砌成的多层阶梯。禁寺周围有大理石圆柱892根,圆顶建筑500多个。面对克儿白黑陨石方向有一圆顶小阁子,四周围以铜栅栏,据传是易卜拉欣修建天房时的立足处。另有"渗渗泉"等,均被认为是禁寺内圣迹。
  麦地那圣寺。这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圣寺,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地那城,又名先知寺。622年9月,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徙至麦地那时始建,初以枣椰树干为柱,用泥巴、干草和树枝搭制而成,围墙高不足2米,寺长52.5米,宽45米。经不断扩建,至穆罕默德逝世时面积已达2475平方米。现在的规模是1848年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布杜勒·麦基德费时12年扩建奠定的。1955年沙特政府再次大规模扩建,使圣寺面积达16326平方米。现有5座尖塔,其中两座高70米;5道大门--西面为和平门和慈爱门,北面为光荣门,东面为妇女门和哲布利勒门。后又扩建9道大门。大殿和走廊由232根圆柱、474根方柱及689道拱门联成一体。殿内的宣讲台有12层台阶,全由大理石砌成。穆罕默德陵墓位于寺内东南角。艾卜·伯克尔和欧麦尔二位哈里发及圣女法蒂玛的陵墓也在寺内。
  耶路撒冷远寺。这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圣寺,又名阿克萨清真寺。位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城内。寺名源于《古兰经》载穆罕默德一夜之间"从禁寺行到远寺"。(《古兰经》17:1)相传在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之前,由苏莱曼始建。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初期,曾一度确定耶路撒冷远寺为穆斯林礼拜朝向。638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征服耶路撒冷后重修。705-709年,伍麦耶王朝哈里发阿卜杜勒·马立克·本·麦尔旺及其子瓦利德再一次大规模修建,使寺殿高88米、长90米、宽36米,有大理石圆柱53根,方柱49根。1099年,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时将其一部分改作基督教堂,另一部分当作神庙、营房及武器库。1187年,萨拉丁·阿尤布从十字军手中收复耶路撒冷,随下令修复该寺,重建了殿内"凹壁"并用彩石镶嵌,同时修饰了圆顶。1948年,阿以战争爆发后,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并陆续拆毁了周围的大部分建筑。1969年8月,远寺被焚,许多建筑均遭到严重破坏,属于历史文物的宣讲台也化为灰烬。
(《宗教与社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