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熟了

麦子黄了
朋友赏麦回来,兴致勃勃地跟我讲起塬上麦浪的景象:站在塬顶,俯首远眺,秦岭脚下,黄灿灿的一片,麦田就像金色的地毯,铺盖在三秦大地上,气势壮观,丰收喜人。微风吹拂,眼底下的麦杆,挺着沉甸甸的穗头,互相碰擦,发出嗦嗦的响声,像大海的轻浪,前推后涌,悦耳动听。
朋友的话,说的我心旌摇荡,跃跃欲试,欲求一睹为快。
顺着朋友行走的路线,我来到塬颠。四周环顾,远处是层峦叠嶂的终南山脉,脚下是八百里秦川平原沃土,黛青、金黄巨大色差的对比,峦山、平原悬殊高程的反衬,让人心灵震撼,久久凝视,流连忘返。
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对乡村有着天然的好感,也曾多次游览田园风光,但专程去欣赏麦田景色,多年来还是第一次。我清楚,吸引我的缘由,有麦浪壮观景色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乡村对心灵的触动,是对自己小时候麦忙季节往事的回忆,是心底念念不忘的乡愁。
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农业还比较落后,麦收主要靠人工。用镰刀割麦,用小车(独轮车)运输,用碌碡滚碾,要趁风扬场......当然,这些重体力活是大人们完成的,小孩子们主要是干些力所能及的小活,比如扎麦捆,拉小车,拾麦穗等等。别看这些小事不费体力,但上有炎炎烈日炙烤,下有密麻麦茬刺扎,一会儿汗水就会打湿全身,一直顺着脸颊往下淌。特别是热乎乎的风里还夹杂着碎秸麦芒,粘到皮肤之上,刺痒难忍。
因此,那个时候,麦假是我最不喜欢的学校假期。虽然不喜欢,但也让我们懂得了父母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现在我还经常回忆起小时候麦收期间的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