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释甲骨文2则

(2023-04-18 08:41:47)
标签:

历史

收藏

文化

杂谈

1

《甲骨文合集》18708为声符,为意符,释为,犹剪除(鸟羽);伤残。剪除鸟羽意义可能与最初的扇子由鸟羽缉成有关。如诸葛亮的鹅毛扇。
甲骨文出现两种翣,18708出现的是手中的小扇,见《洛神赋图》。还有一种翣,是帝王仪仗中的长羽扇。

释甲骨文2则

释甲骨文2则
2

《甲骨文合集》18713字形表示太阳循行一圈,释为/18714表示绕制陶器的钧一圈,也释为/。汉 桓宽《盐铁论·遵道》:"辞若循环,转若陶钧。"
1871318715“可能指商王出巡。天子五年一巡守。

甲骨文在石鼓文《作原》中写法更接近现代,道巡我司,我的冢司马在道路上巡察。从一个侧面证明石鼓文记载的是周成王岐阳大嵬。石鼓文另有祭祀用牲称,旗帜纹饰二日尌五日为日月五星天子专用等证明石鼓文作者为周成王姬诵。
《秦公簋》写法接近石鼓文最初的意义现代已经失传,《秦公簋》写法结合考古发现,可以推知为一束木棍扎起来夯土,现在考古工作中称为丛夯或者集束棍夯,随着商朝以后石夯具、铁夯具的普及,鄩夯的意义逐渐湮灭不闻。
鄩夯最早应该见于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建筑台基,形成的夯土层一般厚度在四到五个厘米,夯窝很小。也有根据夯窝形状叫梅花夯的。
我在410日《夏都斟鄩》一文中谈过,作为城邑名属于周国,《散氏盘》周道,《敔簋》中叁泉,《(疒興)钟》頌處。大致在今郑州须水河和贾鲁河交汇地带附近。
从《散氏盘》地理推断,须水河、贾鲁河应为商周洛川、河川,元代将河川改名为贾鲁河是中原地理混乱的主要原因。
《秦公簋》其嚴鄩各鄩各通假濬哲,《诗经·商颂·长发》濬哲维商,智慧高深。从鄩各/濬哲推演,睿智应读
为什么鄩各”“濬哲”“睿智一定要读正确的读音?因为释迦牟尼的释迦苏格拉底苏格,日本苏我氏的苏我,需要藉此溯源。
鄩各/濬哲流传到日本,形成现代日语中的すごい(sugoi)、すげ(suge),厉害的意思。

释甲骨文2则

释甲骨文2则

释甲骨文2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释甲骨文5则
后一篇:释甲骨文5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