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西域(六十二)

标签:
历史收藏文化杂谈 |
《丝路山水地图》显示“鲁城”位于今吐鲁番盆地,即西域鲁迷,古罗马。则产生于古罗马的儒略历的“儒略”为中国“如来”一词的对音,现代流传于维吾尔语、蒙古语中“阿热勒”,本意是两条河交汇的地方,河州。
“儒略历”之所以称为儒略历,是因为中国治历的一条重要准则:治历起点为太阳历和太阴历的交汇日。
汉武帝实行的《太初历》,以冬至日和朔日的交汇点为起点制定。公元前105年12月23日,20:00壬戌为冬至,公元前105年12月24日,9:08癸亥朔,太阳历和太阴历的起点交汇在一日内出现,所以《太初历》的起点应为公元前105年12月23日,壬戌,冬至。
屈原在《天问》中疑惑,“载尸集战,何所急?” 周武王为什么在父丧后不久,就要急于攻打商纣王。《国语?周语下》“昔武王伐殷, 岁在鹑火, 月在天驷. 日在析木之津。”记载了周武王第一次讨伐商纣王的时间,应该在公元前1047年12月30日癸卯之前。公元前1047年12月30日,5:37朔,20:50冬至,太阳历起点和太阴历起点完美汇聚于一日。周武王急于灭商,在公元前1047年12月30日这一天宣告大周朝建立。
公元前1047年12月30日是治历的起点,更能显示周朝建立是天命所归,民心所向。但是武王因故抵孟津即返,实际灭商的时间不是公元前1047年。
俄罗斯现在使用儒略历,从历史文化渊源的角度而言,比欧美所使用的格里高利历准确。、
既然说到历法,宕开一笔,谈一下巴比伦的巴别塔,西方称为“空中花园”所指何物。
根据《穆天子传》《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地理,溽水(弱水)指今额济纳河,昆仑指阿尼玛卿山,则《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所言产生基督教的大秦国应在今哈密沁城乡附近,“秦”通“沁”,即西域秦城,李白《大猎赋》中的“秦”。
英语Christianity(基督教)的字根是中国的“祁连”,christ是祁连的对音,意为“天”。Christian意为“天人”,或者“天部落”,在《蒙古秘史》中称为“客列亦惕部”,也称为“克烈部”,“Christian”是“客列亦惕”的对音。Christianity的本意是“天部落的宗教”。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大秦国以西的“仙境花林”应为“巴比伦”的意译,大致在今焉耆盆地。
古巴比伦为什么会有一座建筑称为“巴别塔(空中花园)”?
《丝路山水地图》显示明代撒马尔罕东南角有一座望星楼,首先望星楼是中式建筑,符合《丝路山水地图》地理显示明代以前撒马尔罕在今焉耆盆地的结论。那些明明看见撒马尔罕望星楼是中式建筑,还指鹿为马,说应该是伊斯兰建筑,画错了云云,莫不是要把价值上亿的《丝路山水地图》变为废纸吗?不能佐证中国的历史、地理,反而去为西方理论贴金?
明代以前撒马尔罕东南角建有望星楼,和商纣王与苏妲己常居的摘星楼有异曲同工之妙。说明商朝的摘星楼有天文观测、瞻望氛祥的功能。中国的历法由羲和所建,羲和为女性,说明上古女性在观测天文、制定历法方面居于主导地位。苏妲己频上摘星楼,应该意味着商朝贵族女性仍然是观测天文的主要力量。
不过,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即使苏妲己具有上观天象之能,事迹也淹没在历史的瓦砾堆中。
明代以前撒马尔罕望星楼在唐代的文化根源,可参见武则天在今洛阳所建明堂附近的天堂。
武则天称帝后的第五年,武则天的面首 薛怀义失宠后放火烧了明堂身边的天堂。然而由于明堂离天堂过近(考古勘察知,两者之间的夯土地基仅距16米),“证圣元年(695)正月丙申夜,天堂火灾,延及明 堂,至清晨,二堂具毁”。
今洛阳天堂遗址位于明堂遗址的西北155米,处于宫城轴线区域西侧。关于天堂的高度,《资治通鉴》处中具体描述:天堂高五层,且第三层已经高于明堂。相关文献认为,明堂的高度在90米左右,照此计算,天堂的高度至少应该在150米以上。
从中国“天堂”建筑的演化历史分析,古巴比伦“巴别塔(空中花园)”本为观测天象类的高塔建筑,汉文名称可谓“天堂”、“望星楼”、“摘星楼”等等,辗转翻译至西方传为“空中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