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2018-09-06 18:54:26)
标签:

历史

收藏

文化


能证明商代三星——太阳神文化的四件文物,三件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声名赫赫,是镇国之宝。其中一件相对默默无闻,但对于今人,从文化角度,这一件现在价值连城,比起另外三件分量不遑多让。

四川博物院藏战国虎纹青铜钲。

此钲上的虎纹应为现在所称的参宿,上方三星,为现在所称的觜宿,参宿和觜宿之间有一个象征太阳的日纹,象征太阳神鸟(三星)负日飞翔。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此虎纹青铜钲可以深入推进巴蜀图语的释读。虎纹、鸟纹、花蒂纹是巴蜀图语最重要的三种符号。虎纹在巴蜀图语中应指现在的参宿,天象。虎上的鸟纹是现在的觜宿,三星,天象。巴蜀图语中现在称为花蒂纹的,应该是日纹的一种。虎纹、鸟纹、日纹合起来,是三星负日飞翔的象。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虎纹青桐钲和荆州博物馆藏战国虎座鸟架鼓设计思想是一致的。都是太阳神鸟踩在白虎身上,背负太阳飞翔的形象。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和太阳神鸟组合在一起时,白虎是卑微的,顺从的,次要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虎座鸟架鼓中虎的形象顺从,鸟的形象张扬。

同理,可以辨识巢湖博物馆藏汉代“朱雀踏虎玉卮”,正确的名称是“太阳神鸟踏虎玉卮”。同样是现称觜宿的太阳神鸟踏在白虎身上,玉卮的圆形象征太阳神鸟背负太阳。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河北博物馆藏满城汉墓出土西汉“铜朱雀衔环杯”,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太阳神鸟踏虎杯”同样表现觜宿在参宿上的天象。杯内还有和虎纹青铜钲一样的日纹。此件文物有两个杯子,可能分别象征日月。推测西汉可能有太阳神鸟白天负日飞翔,晚上负月飞翔的观念。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湖北武昌东湖三官殿梁墓中“朱雀砖”的图案,中心为一小儿。此小儿和商代“虎食人卣”中的小儿和后世童子抱鱼年画中的童子一样,都是太阳神化身的一种。小儿下方有一【木】字,证明小儿是木公。发掘简报将此字释为“水”,不敢苟同,与整体设计意义相悖。砖一侧上方有鸟纹圆形应为太阳,另一侧有似为蟾蜍的圆形应为月亮。此砖可进一步印证太阳神负日月飞翔的文化,以及三星文化。此砖应为三星设计的一种形式。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湖北武昌东湖三官殿梁墓中“朱雀砖”有助于我们从设计角度理解“三光者,日月星。”“三辰,日月星。”

梁墓“朱雀砖”和河北博物馆临摹北朝壁画中“朱雀”设计理念如出一辙,两只凤鸟簇拥的都是太阳神。只不过“朱雀砖”中是小儿形象,北朝壁画中是太阳神鸟本相。

汉代彩绘负壶陶鸠、西汉载人载鼎陶鸟应均为同一设计理念的产物。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先秦叁星,后世觜宿如果是三星堆文化所崇拜的太阳神,诗经中的“三星”,那么就应该是中国文化中广泛流传的“三光”“三辰”。

《三字经》“三光者,日月星。”先秦参星背负日月,所以可以称为日月星。

《春秋左传· 桓公二年》“三辰旗旗,昭其明也”。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三光/三辰概念,在设计中可能表现为清代十二章龙袍肩头的日月和胸前的三星。明朝为木火土金水五星,在后颈处。清代的设计从文化上可能距三星堆的三星崇拜更近。马王堆帛画中三光表现为上方日月,和画面中心的东君/东王公,东君在天象上是觜宿三星。处在画面中心的不可能是泛泛之辈。梁墓“朱雀砖”三星为日月和化身为小人的三星。

先秦叁星,既可以解释三星堆名称的由来,又可以解释三星堆文物中无所不在的太阳崇拜。

《诗经·唐风·绸缪》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楚是扶桑原型楮树,三星是扶桑树神太阳神,象征生、象征性,故在新婚之夜联手出现。

《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三星本来是太阳神,太阳神鸟,却落在捕鱼的罶中,既象征一无所获,又象征阴阳失序,灾害频仍。同时,三星是象征生命的星宿,照耀着饥饿的人们,更添悲凉。

诗经·鲁颂·閟宫》“三寿作朋”,应为祝愿寿比三星意。

者减钟铭文“用旂眉寿鯀釐,于其皇且皇考,若召公寿,若参寿”。

晋姜鼎铭文“晋姜用祈绰绾、眉寿,作疐为极,万年无疆。用享用德,俊保其孙子,三寿是利。”

胡钟铭文“用卲格丕显祖考先王,先王其严在上,豐豐,降余多福。福余顺孙,三寿唯利。胡其万年,俊保四国。”

三星象征长寿与汉代三星演化为东王公,东王公执掌寿命的文化脉络相吻合。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三星堆的三星,商代神鸟鸱鸮,汉代觜宿三星,清朝龙袍前胸三星,可能一脉相承。

湖南省博物馆藏商“大禾人面纹方鼎”,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大木方鼎”。大木是对扶桑树神的尊称、美称,汉代演化成木公,即东王公。木字顶端的弯曲是描绘扶桑树的神圣的、专有的写法。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此方鼎颜色碧绿,高度疑似是青铜器玄镠工艺,人工在方鼎表面设置釉面光泽的绿色层。其用色符合《楚辞·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以及玄鸟生商所体现的太阳神鸟色彩文化。

推测“大禾人面纹方鼎”的铭文是“大木”,主要依据三个字的金文形态:穆,和,休。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西周晚期虢叔旅钟甲上的铭文【穆】,明显是扶桑树垂下枝条,枝条上挂着放射光芒的太阳果实,下面两撇表示很美的样子。可以和汉代青铜“摇钱树”对照观看。金文【穆】字中上方弯曲的【木】字应该是扶桑树的专有形态,象征神性的、神眷顾的、美的。和现在所称的“大禾人面纹方鼎”的铭文“禾”完全一致。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逨盘铭文中的【穆】与【和】。

西周晚期逨钟四铭文【和】,为扶桑树垂下枝条,枝条覆盖着乐器,意为有神性的、神眷顾的、美的音乐。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西周晚期柞钟乙铭文【休】,为扶桑树垂下枝条,枝条覆盖着人,意为有神眷顾的、美的人,引申为美德。金文中常见的句式“对扬王休”,意为宣扬王的美德。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金文【穆】【和】【休】三字的设计原理,均为扶桑树垂覆的,和“大禾人面纹方鼎”铭文【木】的设计原理一致。

且从色彩文化,木公应该青色,太阳神鸟应为玄色来看,“大禾人面纹方鼎”目前的色彩也吻合。还需要科技验证,青铜表面绿色是否为人工设色。如果是人工设色,则进一步印证为象征太阳神木公的“大木方鼎”。

从纹饰上来说,人面方鼎人面有两角,和商代鸱鸮有两角,妇好墓阴阳玉人、国家博物馆藏商代凤冠玉人头上角状物应均为鸱鸮毛角崇拜所演化。

国家博物馆藏商代玉人臀部有一个内部为十字纹的圆形,应为日纹的一种,象征太阳神负日的形象,此凤冠玉人应为商代太阳神,头上“凤冠”应为鸱鸮双毛角的侧面像。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人面方鼎简化的鸟爪和翅膀也印证此人面为鸱鸮演化。从历史沿革看,汉代传说东方神勾芒人面鸟身,应是商代太阳神形象的延续。

“大禾方鼎”的鼎耳是两只虎,象征先秦叁星在白虎上的天象,和后母戊方鼎鼎耳类似。后母戊方鼎鼎耳是两虎中间一个人头的形象,这个人头是太阳神,先秦的叁星,现在的觜宿,虎象征现在的参宿。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国家博物馆藏商代龙虎纹尊,同样表现先秦叁星在白虎上的天象。小儿形象的太阳神在虎口下毫无惧色,镇定自若。此尊镂有十字孔,可以和商代玉人臀部十字纹圆形对照观看。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妇好鸮尊、虎食人卣、虎纹青铜钲、“大禾人面纹方鼎”是证明商代三星——太阳神文化的四件重器。正是因为其文化地位,妇好鸮尊、虎食人卣、“大禾人面纹方鼎”目前目测均采用了当时最尊贵的青铜装饰工艺——玄镠,将青铜表面装饰成有釉面光泽的绿色,其中妇好鸮尊可能还用了玄镠赤鑪工艺。期待科技证明。

贲帛|三星堆的三星和《诗经》中的“三星”

虎食人卣如使用玄镠工艺推测的效果示意图。


此为《贲帛|中国色【七十二】》


贲帛,为中国文化回归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