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比较|数学思维与语文思维,是同一个思维系统,只是应用符号、载体、资源、术语、学科、学理、规则等不同而已!
人的思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化现象?
人的学习、知识、学识、学历、学力、学科、学法、修养、涵泳、方法等不同而已,产生了智力和智能认知落差。
有文章指出:“连写作文都在利用数学思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语文学科本身中有“逻辑思维”。语文是工具性学科,是综合思维的呈现学科!
有语文教育工作者搞“所谓的作文写作教学创新”,在抖音上公开“叫板”,教作文“应用数学思维和数学公式”,让学生快速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本末倒置,因果倒置,逻辑倒置,是一种逻辑悖论。
语文是学科之王,所谓“学科之王”,是学习的基础,是思维训练、学习品质提升训练的基础和必要前提。任何学科启蒙,离开语文基础训练——形象思维训练,是不可能入门、开窍和提升的。
学习启蒙、入门,都是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前端;后阶段提升,成为学习高手,需要思维转换,将感性思维转换成逻辑思维,向理性思维螺旋递进。
数学的基础,是以语言为前提和基础的,特别是小学生数学入门,数学思想、思维启蒙阶段,应用语文的形象思维!
数学思维基础好的,形象思维是特别好的,是高手,应用数学思维和数学符号进行形象思维;有数学高手,语文表达口语差,没有用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语文的“文字符号”,去研究文字文章、文法等,但是他们写出的论文,一定不会是很差的。
思维的基础,是符号、载体、概念、术语、学科原理、规则、秩序、逻辑、记忆、哲学、时空等。
数学高手,既是形象思维的高手,也是逻辑思维的高手。
如果数学高手,时间容许,通过语文学习,思维进行转换和转化,应用语文规律,立马就成了语文学习高手!
语文学习高手,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学习,把握概念,掌握学科规律、原理、规则、公式、定律、构建、体系等,立马就成了理科高手!
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是学习高手的逻辑路径。为什么很多人成为不了学习高手?因为他们只能是从一般到一般,缺乏创新学习方式,缺乏思维提升、突破、转换和转化能力,缺乏探究能力。
实际上,成为各学科的基础,是“思维+逻辑+记忆+哲学+学科原理+体系”,成为学霸的路径。
思维体系,知识重组,优化流程,有效学习,时间管理,目标管理,探究思考,体系构建是高质量高品质的核心支撑。
某些语文教育工作者,用数学思维和数学公式,教作文,是浅层次表象思维,根本不懂得“语文思维”的内涵和脑科学原理。
但是学好语文需要跨学科交叉、比较、支撑和融合作用,方向错误,目标错误,一定会走弯路。
要知道,跨学学习提升的时间,出现在中高端,需要突破,并不是出现在初端和启蒙阶段。
学习语文和学习数学思维,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切不可本末倒置,随心所欲,异想天开,脱离实际,不然一定会走弯路,导致结果上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