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资料记载,厦门集美浔江西岸的末端,被称为“浔尾”。“浔尾”在闽南语中与“尽尾”谐音,“尽尾”有穷途绝路之意,后人将其雅化为“集美”,意为集天下之大美。
民国-现代,陈嘉庚创办的校园建筑,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集美区集美学村内,2006年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9月29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的“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在北京公布,集美学村和厦大旧址同时入选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集美中学是闻名遐迩的集美学村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大楼13座,以“南薰楼”、“道南楼”等标志性建筑为代表的嘉庚建筑群,每年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游览。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南薰楼建成于1957年6月,楼名取自虞舜时南风诗:“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氏之愠兮。”以示陈嘉庚先生一生“教育立国,科学兴国”的理想,造就后代的心愿。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中国名校,集美中学。1984年,集美中学被福建省政府、福建省教育厅定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现为厦门市教育局直属学校。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19年5月,陈嘉庚先生择地“集美寨”遗址边建集美小学,1922年建成一座三层楼房,取名延平楼。抗日战争期间,延平楼毁于日本炮火,学校内迁安溪继续办学。1953年,陈嘉庚先生重建延平楼,并因地就势,利用山丘坡地,用花岗岩砌成三大层24阶,作为海滨游泳池的看台,遂成今日之景观。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集美八景”中的“故垒秋烟”,所在地就是这里的延平故垒,也就是集美寨遗址。集美寨系郑成功雄踞厦门时期所兴建,因郑成功曾受封延平郡王,故集美寨又有“延平故垒”之称。
1982年,公布为厦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19年5月,陈嘉庚先生在“集美寨”遗址边建集美小学,取名延平楼,并在石寨门旁巨石上镌刻“延平故垒”四个大字。
资料记载,“集美寨”面对浔江海域,下面原是海滨悬崖,海滩上礁石密布,厦门岛的高崎寨与之隔海对峙。清.康熙18年(1679年),时任中提督的刘国轩向郑经建议,“同安浔尾与厦门高崎咫尺带水,且前岁厦门癸卯之役,李率泰提师亦由此入岛,宜筑台寨,重兵预防”。郑经允之,刘国轩带兵马筑寨,“一夜而成”。“同安守将知浔尾欲筑寨,率骑步千人,前来攻击。轩已分布埋伏,骑兵一到,四面齐起,杀伤甚众,遂退。”“浔尾寨”就是今天的“集美寨”。
岁月流逝,如今遗址内仅存花岗岩条石叠砌之寨门及两侧残余之门墙,系20世纪50年代重修。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50年,陈嘉庚先生在海滩上筑堤,围垦外、中、内三池,外池俗称“龙舟池”。每年端午节,集美龙舟池都会举办赛龙舟活动。陈嘉庚先生创立了我国第一部龙舟竞技比赛的章程,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龙舟竞技赛专用人工池——厦门集美龙舟池,后来集美成为我国第一次举办国际龙舟比赛的地方。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 [转载]【原创摄影】岁月留痕//厦门集美随拍](//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这令人留恋的地方,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老陈为我们拍摄了集体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