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2024-03-01 04:56:39)
标签:

转载

分类: 美丽中国之城市乡村

中午11点我们离开札达县古格王朝赶往300多公里外的班公湖,沿着G219走,擦肩噶尔县进入日土县,然后直接往班公湖方向走。[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出了札达县,地形地貌有了很大变化,从土林荒漠到高原湿地,简直有着天壤之别,高原峡谷里的初秋景色确实迷人。日土县位于阿里地区西北部,全县平均海拔4500米,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幅员辽阔,人口密度非常小,全县人口仅有1万人左右,是一个高海拔的边陲小县。[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过了日土县城往北12公里就到了班公湖,班公湖是一个著名的高原内陆湖,面积达604平方公里,湖长达155公里, 最宽处有15公里,最窄处仅有几米。湖水蔚蓝清澈,最深达50多米,湖边遍布大片湿地。修长的班公湖三分之二面积位于我国日土县,三分之一位于印度克什米尔地区。[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藏北高原处在高寒气候,生态环境脆弱,所以阿里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大多数物种都是逐水而居,靠近水源的区域往往也是动植物最丰富的地方,因为有了班公湖丰沛的水资源,使周边环境生机盎然,群山之下的湖泊两岸随处可见大片湿地,羊群和野生动物也多了起来,在路边湿地里不时有羊群出现,我们还偶遇了不少藏羚羊和藏野驴。[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我们沿班公湖东边向西北侧前行,今晚要赶到班公湖边的木屋住。这一路如梦似幻的艳丽色彩,感觉我们像闯入了梦境。随着车子前行,湖面颜色也在不断变化,有时是深蓝色,有时是墨绿色的,有时像镜面般倒影着群山白云,有时又泛起微微涟漪,尽管知道这是由于角度及光线的变化和折射所造成的视觉效果,但还是觉得很惊艳。[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班公湖湿地里生活着20多种野生鸟类物种,如黑颈鹤、棕头鸥等,其中不乏一些珍稀的鸟类。班公湖地处藏区,藏族同胞有不吃鱼的习俗,所以班公湖的鱼类资源十分丰富。班公湖处于中印境理,但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现象,在我国境内的湖面积占三分之二,湖水是淡水,而在印度境内的湖面积占三分之一,则全部是咸水,致使同一个湖,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在我国这边水草茂盛,鱼鸟成群,而在印度一侧却寸草不生,湖里不仅没有鱼,甚至连生命力旺盛的水草也看不到,所以神奇的班公湖也被称为最偏心的湖泊。[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历史上班公湖曾经全部是中国的,目前班公湖丢失的部分主权,是因为1846年英国入侵克什米尔地区,然后将原为我国的拉达克地区划入英属印度克什米尔土邦,从此班公湖被强行霸占了1/3面积,印度独立后延用了英国殖民时期的边界线。班公湖对我国和印度都非常重要,[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由于阿里地区海拔高条件恶劣,所以很少人涉足,从而使班公湖保留着最原始的大自然风貌,湖里生长着大量的水生植物,以及湿地里长势茂盛的嵩草和苔草,现在是刚入秋,就已经呈现出了一派绚丽的景象,简直就是一个大自然花园。[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远处有一群羊徜徉在广袤的色彩艳丽的湿地里,太阳斜照在羊群身上,红黄白色相间,层次感分明,像一幅精美的画作呈现在我们面前。[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下午9点多我们到达今晚住的班公湖边木屋,此时天还没黑,木屋没有管理人员,有事只能联系店家协调,周边也没有商店饭馆,一切都要自理,我们自带的干粮和自热米饭此时发挥了作用。由于阿里地区经常会停电,今晚也不例外,店家说要等到晚上10点左右才有电。[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星空不艳,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老天没有给我们惊喜,远处雪山和湖面笼罩在大雾中,差不多9点雾才慢慢消散,我们在湖边拍了几张打卡照就往回走。[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上午我们将沿G219去阿里地区驻地狮泉河镇,此时的阳光正好,路上一如昨天一样漂亮。[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途中经过海拔5191米的拉梅拉达坂,拉梅拉达坂是噶尔县和日土县的分界岭,距离狮泉河镇40公里。从达坂下来,沿途地貌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延绵起伏的戈壁沙漠乱石荒滩。我们在狮泉河镇吃过午饭,然后沿着317国道一路向东,赶往490公里的羌塘腹地改则县。[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傍晚时分,我们在路边看见不远处有一个湖,湖的前面是大片湿地,便走了过去,湿地草甸在夕阳下呈金黄色,显得特别亮丽,我们忍不住自嗨了起来。[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这时正好有一对牧民赶着几百头羊放牧归来,我们便与他们攀谈并送了一些食物给他们,夫妇俩很高兴地答应了我们的拍摄要求。只见他们把母羊的角绑在一起,母羊乖乖地等待着牧羊人给它们挤奶,虽然近百头羊挤出的奶并不多,但也足够这一家三口喝了。[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今天的晚霞很美,夕阳把天边染红了,不高的山倒影在湖面上,构成了一个个很有想象力的图案。晚上10点多太阳下山后天很快就黑了下来,我们沿着317国道赶到海拔4400的羌塘腹地改则县已是晚上十一点了。[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转载]行走阿里大环线(九)班公湖的两岸风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