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千古诗心共明月

标签:
转载 |
分类: 文学 |
咏月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文中,可谓俯拾即是。历代诗人似乎没有不咏月的。有托月言志的,也有赏月写景的,有望月思乡的,也有对月恋情的,风格多样,情怀迥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充满了深切怀念的情绪;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则是一幅养尊处优、悠闲恬淡的图画;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真切地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岳飞的“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描写了一个爱国将领戎马倥偬的雄姿;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真切而深厚的怀乡之情;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道出了诗人怀念远方亲人或恋人的殷切之情;韦应物的“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以月寓人团圆,表现了盼望亲友相会之意。
写咏月诗对读者影响较大的要数大诗人苏东坡了。在他的笔下,明月千姿百态,佳趣无穷。“思檐初挂弯弯月”,是写黄昏月;“壁月琼枝”“明月窥人”,是写窗前月;“淡风月朦胧”,写春夜之月;“清夜无尘,月色如银”,写秋末之月。泛舟望月,“一江明月碧琉璃”;离乡望月,“明月明年何处看”。苏东坡爱月、咏月、惜月、见月动情,同是一轮皓月,在他不同的心境中,便有不同诗意,令人咏叹不已,回味无穷。尤其是那首《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中秋咏月词中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