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五律三首】青史断想

标签:
诗歌图片 |
五律三首
青史断想
李丕夫
一
夜读青史
【上平十一真韵】
夜读芳青史,心潮激荡身。
烟云山岫丽,雪浪海容新。
治乱流年过,忠奸逝水沦。
兴亡千古事,鉴照醒今人。
【注】
【青史】
"青"指的是竹简,
在没有发明纸张的古代,
一般的书籍大都用竹简制成。
青史是史书的代称。
【断想】
点滴的感想(常用作标题)。
【沦】
沉没。

【附】
诗谱:首句仄起仄收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符号说明]():可平可仄。【】要求对仗
二
史凝血渍
【上平十一真】
史书凝血渍,读罢泪沾巾。
万载云遮月,千年雾漫津。
忠奸皇帝定,对错大臣遵。
一将功成日,黎民白骨陈。
【注】
【史书凝血渍】
(“渍”音“字”。血液沾濡的痕迹。)
黄永玉诗《别说穿》:
“历史是用血写的,嘘!别说穿,
说穿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
【一将功成白骨陈】
唐·曹松《己亥岁二首》: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附】
诗谱:首句平起仄收格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符号说明]():可平可仄。【】要求对仗

三
成败存亡
【上平十一真】
成败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淮阴生死恨,萧相吕刘亲。
漂母怜瑶玉,雌鸡报晓晨。
春秋功过册,流水涤封尘。
【注】
韩信(淮阴侯)墓前有副对联: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所谓一知己,即指萧何。
韩信的重用和被杀,都与萧何有关。
故成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所谓两妇人,
一个妇人指给韩信送饭,
使其不至于饿死的漂母(漂洗丝絮的老妇人)。
一个妇人指杀死韩信的刘邦的老婆吕后。
【瑶玉】
美玉。

【附】
诗谱:首句仄起仄收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符号说明]():可平可仄。【】要求对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