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七绝】读张中行先师《顺生论》感赋

七绝
读张中行先师《顺生论》感赋
李丕夫
2022.8.7
(下平八庚韵)
都市柴门中道行,
银丝映日卧云耕。
心泉翰墨惊风雨,
消尽晨昏论顺生。
【感赋】
有感而赋。赋,写诗。
【卧云】
喻指隐居。
【张中行简介】
张中行(1909年1月7日---2006年2月24日),原名张璇,学名张璿,字仲衡,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中行先生一生低调澹泊、无欲无求,曾常年寓居于燕园女儿家。86岁的时候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先生一生清贫,屋里摆设极为简陋,除了两书柜书几乎别无长物。老人为自己的住所起了个雅号叫"都市柴门"。
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终生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
【顺生论简介】
《顺生论》是199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张中行先生的一本讨论人生的著作。书稿酝酿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部分初稿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七十年代后期重新补写了一部分。后又搁置多年,于1991年4月决定续写,最终完成于1992年5月。
整个成书过程约四十年之久。
2006年3月1日,张中行的长女张静(已68岁)这样对记者说:父亲《顺生论》中的很多问题是他从大学时代就开始考虑了的,父亲也说他写得最费力的就是《顺生论》,几乎倾尽一生心血。”
别人对父亲的称谓是‘文学家’、‘哲学家’,但父亲更愿意称自己为‘思想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