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邰树生
邰树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28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海触礁沉没的“南京号”上的瓷器

(2019-12-06 16:43:14)
标签:

杂谈

收藏

分类: 好文转载
南海触礁沉没的“南京号”上的瓷器南海触礁沉没的“南京号”上的瓷器南海触礁沉没的“南京号”上的瓷器南海触礁沉没的“南京号”上的瓷器南海触礁沉没的“南京号”上的瓷器南海触礁沉没的“南京号”上的瓷器

      1752年,一艘名为“南京号”(荷兰称之为“歌德马尔森”号)的商船从中国南京驶向荷兰阿姆斯特丹,结果在中国南海触礁沉没,船上的瓷器和黄金沉入海底。
      哈彻根据记载和当时航海路线图,很快推算出沉船的海域。
      他们来到中国南海,经过探测,发现了沉没的“南京号”,并进行了打捞,结果,他捞到清康熙瓷器百万件和125块金锭。
      收藏界有“物以稀为贵”的定律,他为了抬高瓷器价格,仅保留下23.9万件青花瓷器。其他60多万瓷器,不管是否有历史文化价值,全部被他砸碎扔掉,遗址沉船也被毁掉。
      但这毕竟是在中国海域打捞的,他把瓷器拖到公海,谎称是在公海打捞的。按国际规定,一年后,这船文物就按无人认领处理,归他自己所有了。
      1986年4月,哈彻委托荷兰佳士得拍卖公司对这批文物举行了拍卖。
      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得知这个消息,万分着急,立即将消息传回国内。
      国家文物局想要制止这场违法的拍卖会,但在当时,中国还没有关于海洋文物保护的法律,而且也没有抓住哈彻违法捞取的证据。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只有买回来了。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真的穷呀。
      文物局好不容易东拼西凑了3万美元,派陶瓷专家耿宝昌和冯先铭去了拍卖会。
      在阿姆斯特丹希尔顿酒店拍卖现场,瓷器摆满了两层楼,周围挤满全世界的买家。
      哈彻算是心虚,把优先竞拍的1号牌交给了中国。可是,3万美元根本买不了一件像样的瓷器。
      有价值的瓷器起拍价就很高,各路收藏家一路叫价,中国专家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瓷器落入他人之手。
      中国专家在拍卖场待了整整三天,竟然根本没有一次机会举牌,白白成了看客,他们当时的内心一定在滴血。
      这次拍卖,让哈彻名利双收,他不仅一夜成名,还挣了2000多万美元。
      他也成为了考古界的头号克星,不仅大量毁坏文物,就连“南京号”的打捞地点也不公布,这成为考古界的巨大遗憾。
      这次拍卖会也成了中国考古界的耻辱和伤痛。南海触礁沉没的“南京号”上的瓷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