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皇太极:清朝皇帝中首屈一指的君王

(2022-09-02 18:36:22)
标签:

皇太极

海兰珠

努尔哈赤

满族

松锦之战

分类: 历史杂谈

皇太极:虚谦集众长,威名定四方

在关于清朝的影视剧中,这皇太极似乎是个被遗忘的人物,康熙、雍正和乾隆都有长篇影视剧上演,却偏偏没有这皇太极。

在清朝十二帝中,有三位被称为“祖”的,即太祖努尔哈赤,世祖顺治,圣祖康熙,也没有这皇太极啥事;而其他皇帝,或凭着康乾盛世,或借着被外邦吊打,多多少少在历史的舞台上有着身影,而这皇太极只如同那名声不彰的嘉庆一般,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可以说是完全被人忽视。

在我的认知中,皇太极是清朝皇帝中首屈一指的君王,他“鹰扬天下”,一统本来离心的各部落,摆平各旗内部分崩离析的各路势力,以皇位继承制替代了原来的合议制,四方征战,为后来满人的入关,继而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史稿》中对他的评价是:“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我觉得是很公允的,能得到如此高赞之人,遑论清代各位皇帝,即使是放在中国历史上,能与其并肩之人,也是极少的。

爱新觉罗·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生于今天的辽宁新宾县,34岁袭承汗位,在位17年,改女真为满族,称帝沈阳,国号大清;在位期间发展生产,扩军征战,51岁时猝死,庙号太宗。

之所以说他是清王朝皇帝中能力最强,是因为在他的手上,以前很原始的部落联盟,转型成为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政治集团,这对清王朝最后的成功,是有着决定意义的。

在其父亲努尔哈赤之时,四方征战可以说是囊括了其一生,在这点上,皇太极是不输乃父的,他向东两征朝鲜,北向征抚索伦,向西三征蒙古,向南五入中原,在他四方的征讨中,所向无敌,兵锋过处,咸皆臣服,唯有这大明王朝是苦苦支撑。

皇太极是极具政治谋略的一代君王,他将原来的后金改为满人,国号改为大清,可别小看这名称上的改动,这对减少和消弥汉人的敌对情绪,作用不可小觑。

以前,他们是以完颜阿骨打的金人后裔自居,所以建立了后金政权,而当年在两宋之时,这金人带给汉民族的伤害,那是刻骨铭心的痛,是沉淀在血液中仇恨,这在攻打大明王朝时,由这种历史积累下的仇恨所产生的反抗,将是巨大的。

所以,皇太极为了避免由这样的概念而带来的不利因素,改后金为大清,这是他敏锐的政治嗅觉最好的体现,结果就是大大缓和了满汉对立的矛盾。

相对于汉民族来说,满族是个人口很少的民族,同生民亿兆的汉民族来说,尽管大明腐败不堪,皇帝多疑无能,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满人想以这点人口就想去推翻大明王朝,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是,自皇太极将一个带有掠夺性的奴隶制部落,成功地改造成一个超一流的封建军事集团,在成为后一个有着稳定体系的国家后,便存在着这种可能了。

最终,在皇太极的领导下,满人做到了,最后不仅是成功入关,定鼎中原,虽然不是在他手上完成,而他打下是基础,是满族人能统治汉族三百年的根本,所以,他的贡献可谓是“万古徽猷”。

为扩大人口和兵源,他招降纳叛,善待降臣,甚至对象祖大寿这样降而复叛,叛而又降之人,都予以重任,其阔大的胸襟几无人能比。

如果要在历史上找一个与之相匹之人,也许只有一个,那便是前秦的苻坚,同样是会用人,同样是敢于汉化,同样是有着一统天下之信心,同样是建立了一个疆域庞大的政权;不同的是,皇太极成功了,而苻坚失败了。

而皇太极在爱情上的忠贞也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特别是对宸妃海兰珠的情感上,能在战斗最为激烈之时,策马狂奔数百里连夜赶回,及海兰珠死后,他万念俱灰,从此再无一位宠幸之人,也为他“无疾而崩”埋下了伏笔。

军事上,他完成了对明代军事方面的碾压态势,用离间计让崇祯杀掉了强劲的对手袁崇焕;数次绕道攻入长城防线,破坏了明朝北方经济;击败不服的察哈尔林丹汗,坚持满蒙一体的国策,壮大了国力。

他增设蒙古八旗和汉八旗,强化了自身的军事实力,并在对明朝多次的进攻中,消耗了明王朝大量的有生力量;特别是在“松锦之战”中,彻底消灭了明朝最精锐的野战军团。

从此,大明已无同满人对决的本钱,只能靠着壁垒的坚守而苟延残喘,明王朝的丧钟就此响起。

经济上,他废止了自努尔哈赤开始的杀戮和掠夺政策,招募汉人进行大规模农垦,宣布“满汉之人均属一体”的融合政策,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税收政策和财政制度,并同包括汉人在内的四方各地进行贸易,以雄厚的经济基础保障了其军事行动。

政治上,效仿明明的各项规章制度,设立六部和内三院,也就是清朝内阁的前身;瓦解了诸贝勒大臣们对皇权掣肘,改部落和旗主合议制为皇位继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和皇帝的权威,取得了朝政独裁权,使得部落制的满族全部实行封建集权制,完成转型后的清王朝,有了同明朝一决雌雄的基础。

他目标坚定,思路明晣,所行之事无不是紧紧地围绕最终目标进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惜的是,就在即将完成大业之时,暴病而亡,如果能再给他二十年时间,必将在中国一流帝王的名录上,有他的一席之地,而不至于今天如此地寂寞。

就皇太极的思维来说,是极为开放的,比起那被高赞的康熙和乾隆,不知要高到哪里去了,那些什么圣祖,什么十全大补一类的,给他提鞋都不配。

可以说,他将我党在对敌斗争中的“三大法宝”,即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预先在王朝建立中运用得炉火纯青,实践证明是最为正确和有效的。

如果在清王朝入关后他能执政,定然不会施行那闭关锁国之策,中国定能融入到世界主流之中,而不会有近代一直被列强欺凌的惨状。

最近读到一句话:“从内心力量来看,温和的人比野蛮的人内心力量更坚定。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而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无需暴力,无需杀戮,因为温和,才是最高层次的暴力”。

这段话就是评价皇太极的,他就是位内心强大,极为自信又能力超强的天之骄子,如此天纵之才不生在我大明,而产于满人,我是大大地为之扼腕叹息,如果他同崇祯能调换一下,大明王朝至少能续命几十年,当是没有一点问题的吧。

可惜了,一代枭雄,现在的名声竟还不如他的小老婆,也许有很多人都知道那庄妃和多尔衮的狗血故事,却无几人知道皇太极的丰功伟绩。

不过,这也不能怪谁,谁让他天命不济,倒在了即将跨过进入中原的门槛边,龙驭上宾,与开国帝王擦肩而过,然,“智勇天锡,犹审几遵养如此,唐之太宗、宋之艺祖,瞠乎后矣。”时耶运耶,就差了那么一点点啊。

皇太极:清朝皇帝中首屈一指的君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