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林知青
青林知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968
  • 关注人气:2,4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祖咏:不按常理出牌却有意外收获的考生

(2021-04-14 09:03:19)
标签:

历史

祖咏

唐代诗人

终南山

终南望余雪

分类: 历史杂谈

提起祖咏,感觉总是有些奇怪,说他声名不彰吧,可他那首《终南望余雪》是广为人知,特别是《儿童唐诗选》是必有的;要说大家都熟悉吧,可除了这首诗,加上他考试时的那个典故,几乎就是他的全部了。

有人将唐代诗人作了个排序,有所谓二圣及上、下三十六贤之说,祖咏是在下三十六贤之列,但这其中如果说要同宋之问、姚合、卢照邻这些人相比,他又要差了许多,当然,与那些“大历十才子”为列,也有些委屈他了,比上虽不足,比下却是绰绰有余。

他那个典故太有名了,不知是因此而使这诗扬名,还是这诗写得是真好,我愚钝,我并没有觉得这诗有多么好,只是对他在考场上的作派有些好奇罢了。

这典故说的是他参加进士考试,题目叫《望终南余雪》,规定必须写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诗,但他却写了四句便交卷,考官问为何,答曰:“意尽”,结果当然是落第而归。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便是祖咏写的答案,读来确是清冷得紧,寥寥数语,便将远山的景致带着一股寒气,将读者包裹,不仅诗意浓浓,且有很强的画面感,故而以此作画者多多。

后世对此诗是一片的赞扬之声,在很多文章中,甚至将它同关心人民疾苦联系在一起,有着悲天悯人的襟怀,虽然有些牵强,但硬要扯在一起,倒也无可厚非。

科举乃入仕必经之路,谁能儿戏对之,但通过这典故可以看出,祖咏是一个性很强之人,他不愿作画蛇添足的无病呻吟,这当然是以文才作后盾的,看来他对出仕看得也不甚太重,不然是断然不敢行如此狂傲之举的。

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b5f74f326b5f4bf8bebe637fd1107aa3?from=pc

古代应试所作的诗帖数以万计,唯这一首流传于世且户吟弦诵,这不得不佩服祖咏洒脱的性情,以及不委屈自己的勇气。

祖咏的狂放在当时很是出名,相对于考试时不按常规出牌,他落第后又大狂了一把,写了几句牢骚话更是张扬,这让官方家很是不爽,这便是那首《尚书省门吟》。

落去他,两两三三戴帽子。

日暮祖侯吟一声,长安竹柏皆枯死。

以前读柳永时,当他被皇帝一声“且去填词”赶下殿去后,干脆以“奉旨填词柳三变”的“白衣卿相”自嘲;而祖咏这几句可就严重多了,他简直是在诅咒,语言不可谓不过激,这恐怕不是一个狂放不羁就能概括了。

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c2eef1ea206c47068509490b931e6dec?from=pc

是金子,总是要放光的,他再考时便如愿考上了,年龄大概在25岁左右,在那“五十少进士”的时代,也算是得志得很早了。

要知道那个时候正是权相李林甫当值,连杜甫考都被其以“野无遗贤”为由,一个都没录取,而祖咏这一榜考中进士的也只区区21人,如此看来,祖咏的文才是被时人所认可的。

考上是一回事,被授职为官是另一回事,祖咏虽然高中进士,却迟迟没能授官,不走后门,事事不畅,古今同例,想这祖咏如此自负之人,不会像王维和李白这些人,投贴拜谒的钻营,这同他的个性是密切相关的。

好在宰相张说识得他的才能,经其举荐,祖咏就职驾部员外郎,这个职务有些特别,属于兵部次官,似乎是如“弼马温”一般的掌管马匹一类的军用物资,而我总觉得应该属于礼部,因为,祖咏掌管的是舆辇之事。

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dd323468f1dc496cbf81e660a779ed7c?from=pc

员外郎的职位不低了,应该属于六品上的官职,相比那些去地方县上当个主簿或县尉的进士,那要高出许多,所以我说这是个很奇怪的官职,我对此无甚研究,就些打住。

张说也算是大文人一枚了,后来的一代名相张九龄便他发现并举荐的,贺知章、王维、王翰这些大诗人亦与他多有交集,所以,祖咏同这些当世名士们也诗酒唱和,其乐融融。

随着张说罢相,祖咏也被免官回了洛阳老家,仕途就此终结,他也看透的朝廷中的勾心斗角,丑态万象,心生厌恶之感,正好,他的好友王翰去汝州任职,顺路来洛阳看望他,他闲着无事,遂同其一起去汝州游玩。

王翰也是个诗坛名人,一首《凉州词》天下闻名,家家都在吟咏着那“葡萄美酒夜光杯”,他也是因同张说相交而被贬官,二人同病相怜又惺惺相惜。

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f55408bf757140a7900661eee7be1b84?from=pc

汝州现在仅是一县级市,当年可是历代郡州治所的名声响亮之地,而在隋朝时,还是直隶州府,此处山水秀美,气候宜人,在都市喧嚣中脱身来此的祖咏,立即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

于是,他作了个重要决定,举家迁来此地,他变卖了洛阳家产,估计也不值几个钱,但王翰却是个富豪,在其资助下,祖咏在汝坟建了个山庄,效陶渊明的桃花源,在牧歌声中,过起了隐居般的田园生活。

鸟雀垂窗柳,虹霓出涧云。

山中无外事,樵唱有时闻。

汝州离洛阳算太远,百公里不到,他的山庄迅速成为文人们聚会的休闲场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王维、卢象等名人都常来此小聚且留有诗作,如王维的《过香积寺》便是作于此处。

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d44b6c6293344072b21a171704736ee1?from=pc

祖咏的身体应该很是不好,也没有史料提到他如李白一样放歌纵酒,但是,在他的诗中却多有反映。

失路农为业,移家到汝坟;

独愁常废卷,多病久离群。

他并非苦呤诗人,其诗作后世是将其归于山水田园之余韵,想他渔樵往来,闲耕自娱,虽不游山远足,却也自得其乐,然46岁便倏忽而逝,定是其体弱多病所致。

祖咏虽放荡不羁,心高气傲,但他还是向往着能建功立业,为国家成就一番事业,在高适和岑参等边塞诗人以后,还是有很多文人想去军旅博得出身,当时的西部边陲烽烟四起,于是在他们心中亦涌动着从军的欲望。

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ebf44c7db766412e9f5ee8786017c0b2?from=pc

其实,并非只有亲身经历过沙场或去过边塞之人,才能写出好的边塞诗歌,杨炯的《从军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等等,都是边塞诗歌中的佼佼者,而作者都从未涉足过疆场。

祖咏那病秧子身体如李贺一般,当然是与疆场无缘的,但他偶尔写出的边塞诗歌却也是上品佳作,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望蓟门》,也可说是他的代表作。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虽然没有踏进沙场半步,他这首诗却写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真是不输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张和悲壮,你似乎能从这笳鼓声中体味到那即将到来的血战,那猎猎的旌旗,伴着诗人的雄心在长空中激荡。

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33373ab909f84fe098ab055f9d0ddd75?from=pc

诗的颈联为名句,熄火、胡月、云山、蓟城,天上地下,何等的雄壮,读来顿生壮气,将诗人意欲立功边塞,以酬平生之志的雄心,描绘得是无以复加。

祖咏在正史中是没有记载的,他的事迹主要是见于一些唐人笔记,零星散乱,不成系统,但他在科场中的那段故事却是家喻户晓,也成就了他的声名。

而当他仕途穷促,寄情山水之时,在那山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唱和时,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很多诗人,都留下了很多的诗作,也为他的生平稍稍作了些弥补,从而不至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幸哉幸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