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麻喇姑:死后入驻皇家陵寝的传奇侍女

(2020-01-06 06:50:18)
标签:

苏麻喇姑

孝庄

康熙

侍女

科尔沁草原

分类: 历史杂谈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9096b564bd254774bd9a7f12da68f568苏麻喇姑:侍女历四帝,贤良书传奇

现在,电视剧中描写清朝的故事是大行其道,在这一系列的影视剧中,《康熙王朝》算是比较靠近史实的正剧了,而且里面的演员都是我比较喜欢的,所以,是我少有的一气看完的长篇电视剧。

这个剧中有个重要人物叫苏麻喇姑,剧中一直是将她演义为同康熙有点朦胧的爱情关系,这个怎么说呢,反正我觉得有些误导观众了。

不过,剧中的这一说法是很有市场的,网上一输入苏麻喇姑这个名字便是一堆地所谓揭秘,什么“苏麻喇姑为何宁死不嫁康熙”一类,看得人直肉麻。

苏麻喇姑历史上确有其人,她在正史中多处出现,说明是真实存在的,她出生在蒙古科尔沁部的的一个牧民家里,因为长的漂亮,被王府的贝勒看上,遂带回给府上二小姐当了贴身丫头。

这位科尔沁王府中二小姐,姓博尔济吉特,名布木布泰,乳名大玉儿,名字复杂哈,不过,她死后有个很响亮的谥号,“孝庄”,也就是一生佐三朝的传奇女人,著名的“孝庄太皇太后”。

从年龄上看,苏麻喇姑同孝庄年龄相仿,可能孝庄要稍稍大点点,但绝对不超过一岁,从这点来看,苏麻喇姑要比康熙整整大了42岁,要说康熙对苏麻喇姑感情其实肯定没有后世有些人说的那种爱情,而是一种孙子对于祖母的亲情,

当康熙情窦初开时,苏麻喇姑已是年近花甲之人,而后来成年的康熙,在一堆美艳的嫔妃簇拥中,还想着同七八十岁的苏婆婆弄点故事,这个打死我也是不信的。

大玉儿13岁时嫁给了姑父皇太极,有点乱哈,不过对于当时的边地异族,这个也很是正常,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

入关后,整个清帝国旋即被深厚的汉家文化所包裹,苏麻喇姑天生聪颖,很快接受了汉文化,在这样的氛围中,她兼通蒙满汉三种文字,至少在宫内的方才是少有人能及,教授那些刚刚汉化的贝勒爷们还是绰绰有余的,后来,她充当了幼年康熙帝的第一任满文老师。。

除了聪慧外,苏麻喇姑还心灵手巧,她在入关前其实就并不只是服侍那电视剧中的“我孝庄”奴仆了,她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宫内的纺织工作。

之所以在这里将“我孝庄”特别地提出,是因为“孝庄”二字是这老太后死后才有的谥号,生前是不可能自称的,但电视剧中是这样称呼的,所以,只好用个引号来圈起了。

清朝要入关前夕,需要制定一整套的服饰制度。在庄妃大玉儿的推荐下,苏麻喇姑进了组委会;满清与众不同的服装,就有很大一部分出自苏麻喇姑之手,深得朝廷赞许,从中也以看出苏麻喇姑的聪慧之处。

《清史稿》载:“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之侍女也,国初衣冠饰样,皆其手制。”在《啸亭续录》亦有记:“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之侍女也。性巧黠,国初衣冠饰样皆其手制。”

更有人考证,那展现中国女性美韵身材的旗袍,也是她设计的,这个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满族女性自有其传统服饰,这就是我们在清宫戏中看见的传统旗袍,任何一个民族的服装都是长期演进的过程,不可能突然脑洞大开,凭空想象出来的。

再说了,早期的旗袍,一直是宽袍大袖,于身材的婀娜应该没多大地帮助,至于我们现在看见的凹凸有致,形状各异的紧身旗袍,那是拜民国西风渐进后,在一大帮淑女的改进下进行改良的结果。

顺治即位后,同庄太后的关系很微妙,说不好可能有些过了,但不管是太后的强势,还是皇家之规定,二人的关系日渐疏远,其中如果有需要沟通之事,都是通过苏麻喇姑来传递。

庄妃同多尔衮的关系乃清之大谜案,顺治能顺利登基,皆拜多尔衮的支持,而多尔衮是最有实力登上皇位之人,他之所以放弃皇位转而支持顺治,庄妃自是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其间也有苏麻喇姑劝诫之功,正是她与之分析透彻,晓以利害,才让多尔衮打消称帝的念头,其作用不可小觑

顺治驾崩,玄烨由三阿哥成了康熙,这康熙小时得了当时不治之症的天花,被送出宫外听天由命,正是苏麻喇姑不避风险,一个出宫伴随,她日夜操劳,精心护理,终于将康熙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救命之恩,康熙是记了一辈子的。

康熙回忆起自己幼年避痘的场景,说“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这世祖指顺治,而这保姆就是苏麻喇姑。

及“我孝庄”又驾崩,一生未嫁的苏麻喇姑已75岁了,此时的她更加孤独,康熙特别把十二阿哥胤裪交给苏麻喇姑抚养,而按制度,只有嫔以上级别的才可以养育皇子,由此来看,至少自进关以来皇家从来也未将她看作下人,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胤祹是皇子,随着康熙年龄的增大,诸子夺嫡之战愈演愈烈,且拉帮结派地弄了好些派别,可就是这胤祹从不参与其中,他听众了苏麻喇姑的劝告,严守中立。

所以,在康熙诸多的皇子中,胤祹的结局是最好的,一生平平安安,是极少数没有被雍正打压的阿哥,他按部就班地加爵封王,一生荣华富贵。

苏麻喇姑高寿,一直活到93岁,死后胤裪以儿子的身份给苏麻喇姑守灵,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一个侍女能得到皇家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这是一个奇迹,可谓是空前绝后。

苏麻喇姑能得到这样的尊重和礼遇,是同她个人的操守密不可分的,她一生零污点,无论是正史或野史对她的描述都是满满地赞誉之词,她知道自己在宫中的地位,从不僭越一步,即使她知道自己在“我孝庄”和康熙心中的重要作用,也从不为以此来左右自己的言行。

作为历史上极为少见的历四帝之侍女,她有着坚定的信仰,只要她选择了,便至死不渝地坚守,最有名的是一则有关她生活习惯之事,对现代人来说,倒也是匪夷所思。

她一年只洗一次澡,洗完后还要将洗澡水喝下,此事亦见于《啸亭续录》;据载:她“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别以为这是怪异或奇葩,这其实是缘自于早年的一种习惯,也许她并不是出生在我们认为的水美肥的草原,而是在严重缺水的环境中长大成人,节约用水的信念是根深蒂固,一旦养成,绝不改变,就如同她一生从不吃药一样。

她逝世时,康熙正在西北巡视,当得知苏麻喇姑的消息后,传旨让宫中等他回去再发丧;及至赶回京城,为了报答她对自己“手教国书,赖其训迪”和抚养皇子的恩情,康熙给了她最高的礼遇,以嫔礼葬于皇家陵园,将她安葬在她的主人孝庄文皇后昭西陵东侧。

史载:“至康熙壬午始逝,葬以嫔礼,瘗于昭西陵侧,以示宠也。”出殡时,所有成年皇子皆参加仪式,一位侍女有此等殊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一篇文章中有人这样写道:“苏麻喇姑是清朝后宫最善良的女人,她卑微的出身丝毫不能掩盖她的高尚品德。”我觉得这句话是对苏麻喇姑对恰如其分的评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