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龙:被钱穆称为圣人的“打工仔”

(2018-10-16 00:00:05)
标签:

历史

丁龙

哥伦比亚大学

打工仔

汉学

分类: 历史杂谈
丁龙:被钱穆称为圣人的“打工仔”

细雨涤纤尘,异域树丰碑

十多年前,闻名世界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起一则寻人启事,他们要寻找的是一位百年前的中国人。几乎一夜之间,全世界都开始寻找这个中国人,中央电视台也加入其中。除此之外还有《南方周末》等媒体也都在寻找这个人。他的名字叫丁龙,一位让他们肃然起敬的中国人。

在国学大师钱穆眼中,丁龙是一位凡人中的圣人。但除了个别人似乎听过这个名字外,相信几乎所有人对此人是很陌生的。因为他实在是太平凡了,他的名字同隔壁的张三李四般普通,他的身份更是卑微至极,他是一个文盲,一个一无所有的“广东猪仔”,可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他的踪迹。

作为一名社会地位最低下的打工仔,丁龙的简介是没办法写的,只知道他是1857年出生在广东,但也在一说是在山东,但按照主流说法及当时的情况来看,他当是广东人氏。他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大清王朝内忧外患,江山飘摇,内外交困之时,在民不聊生的状况下,很多的中国人不得不逃往海外谋生,或是被贩卖到外国充当劳工,他们有个通用的蔑称,叫“猪仔”。而丁龙就是那被贩卖到美国的一名“广东猪仔”。丁龙:被钱穆称为圣人的“打工仔”

刚去美国时,他应该是在那儿当一名修铁路的苦工,如他这样的华工在背井离乡后,都饱受虐待和凌辱。但丁龙还算是很幸运的,不知道中间他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他来到了一位叫卡本蒂埃的家中当了帮佣。

说起他的主人卡本蒂埃那在当时的美国可是大名鼎鼎,他是一个皮匠的儿子,自幼好学上进,其父竭其所能供他上了名校哥伦比亚大学。他不负父亲厚望,以优异成绩毕业。之后,他去了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闯荡。

此时正是“淘金热”最盛的时期,但他没去追随淘金,却在一片处女地上建造了一座城市并命名为“奥克兰”。他自命为市长,相继建造了学校、码头、防波堤、船坞等。后来,他把土地交给了中太平洋铁路公司,他拥有这公司的大量股票。因为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国民自卫队服务,他被称为“将军”。丁龙:被钱穆称为圣人的“打工仔”

在加州,修建贯串全美的铁路大干线时,他接触了大量的华工。此时,正是加州疯狂反对华工、虐待华工的最邪恶的日子。卡本蒂埃在自己的企业和家中雇佣了一批华工。丁龙就是他所雇佣的华工中的一个。那时,从没去过中国的卡本蒂埃,从他雇佣的华工身上间接地见识了中华文化的优良品质。坦率地说,他接触到的下层人民,较少受到教育却有一颗颗纯朴正直的内心。

丁龙在卡本蒂埃家中,以中国人民特有的忠诚和踏实肯干等优秀品质,赢得了主人高度的信任和赞赏,也赢得了尊重。丁龙终生未娶,却克勤克俭,积攒每一个银毫子,到了晚年,丁龙也有了不菲的积蓄,按照一般人的作法,当是荣归故里,光宗耀祖,修房盖屋,娶妻生子。

他向主人请辞。主人对这个为自己贡献了大半生的仆人恋恋不舍,在力挽不能的情况下,他提出了一个十分感人的承诺:为了报答和感念这位仆人长时期对他的照顾,他愿意倾其所能,为这位义仆做点什么,以了其夙愿。丁龙:被钱穆称为圣人的“打工仔”

然而,当卡本蒂埃问丁龙将如何打算时,得到的答案却让他大吃一惊。丁龙的想法是要在哥伦比亚大学里,建立一个以中国文学为根底的汉学系,以传播中国的文化。这就是一个渺小而又伟大的中国劳工的全部要求。

说起这哥伦比亚大学中文系,我们知道它不仅是全美最早的汉学系,也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与研究的一块高地。胡适、梁实秋、徐志摩、陶行知、闻一多、吴文藻……一个个名字都在这里留下了烙印。然而,要追溯这个系起源的话,它正是来自这丁龙的对卡本蒂埃所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当时丁龙的全部积蓄有一万两千美元,这在现在来看应该不算一笔太大的资金,但如果按现在的价值来计算,大约有数千万人民币吧。这笔钱对一个中国劳工来说,应该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巨款,凝聚着丁龙全部地血汗和辛酸的泪水。丁龙:被钱穆称为圣人的“打工仔”

为什么一个“广东猪仔”会有如此“高大上”的想法呢?如果用现代一句时髦语言来说的话,应该说丁龙的心有“诗和远方”。他并没有受过严格的传统儒家思想教育,他只是从感知中认识到,中华文明应该在这异国它乡有它生存的土壤。他就是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传播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仅此而已。

卡本蒂埃被丁龙的愿望所感动,他决定以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丁龙实现他的梦想。于是,他给哥伦比亚大学校长致信提出了这一想法,其中谈及了丁龙,他说::这是一个罕有的,表里一致、中庸有度、虑事周全、勇敢且仁慈的人;谨谨慎慎,克勤克俭。在天性和后天教育上,他是孔夫子的信徒;在行为上,他像一个清教徒;在信仰上,他是一个佛教徒;但在性格上,他则像一个基督徒。”

这一评价是对丁龙的的认可,简直如同是给他画了个像,将丁龙完美无缺地高尚人格和盘托出。从中也能看出,卡本蒂埃已被丁龙的人格魅力所征服。丁龙:被钱穆称为圣人的“打工仔”

以丁龙的全部积蓄自然是是无法在一所名牌大学中建立这样一个系的,但卡本蒂埃决定帮助他实现梦想。他首先给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捐了十万美元,并致信道:“五十多年来,我是从喝威士忌和抽烟草的帐单里一点一点省出钱来的。这笔钱随信附上。我以诚悦之心献给您筹建一座中国语言、文学、宗教和法律的系,并请您以‘丁龙汉学讲座教授’为之命名。这个捐赠是无条件的,惟一的条件是不必提及我的名字。但是我要保持今后追加赠款的权力。”

同时丁龙也捐赠了自己的全部积蓄,他在纸条上写道:“先生,我在此寄上12000美元的支票,作为贵校汉学研究的资助。落款是丁龙,一个中国人。

卡本蒂埃后来先后捐款近五十万美元,终于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一个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东亚系,同时坚持以丁龙的名字命名,设立了“丁龙汉学讲座”,直到今天,它还是美国研究中国文化的顶级学术殿堂丁龙:被钱穆称为圣人的“打工仔”

晚清,一个国不国,家不家,国家不知有民,民也不知有国家的时代,当时的清政府在听到丁龙事迹后,也为丁龙所感动,慈禧太后亲自捐赠了包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在内的五千余册珍贵图书;李鸿章和清政府驻美使臣伍廷芳等人都有捐赠。

丁龙,一位目不识丁的“猪仔”,终生恪守着来自同样是文盲的祖辈父辈口口相传的孔子学说,以儒家理念来严格要求自己,并因为他卓越的品格和行为感动了主人,感动了校方。他也许没有“诗”,但他最终抵达了他心中的“远方”。

由此,我想起了武训,想起了白方礼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按照一些所谓高贵的人来看,他们根本不配有“诗和远方”,但是,他们以其行动告诉我们,为了心中的信念,心中的理想,矢志不渝,以其看似不可理喻的实践让世人知道,什么叫高尚的品格,什么叫心中的“远方”丁龙:被钱穆称为圣人的“打工仔”

丁龙在实现他的梦想后,他不是借此扬名立万,更没有沽名钓誉,他淡泊名利,选择了隐姓埋名,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云逸杳遁了。有人说他回国了;也有人说他终老于美国,而他的事迹,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被人逐渐淡忘,以至于在百年后,早被历史冲刷得无影无踪。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事迹被两位外国友人所发现,他们感动于丁龙在平凡中做出的不平凡的业绩,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寻人启事。

其实,能不能找到他后来的踪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一位曾经地位卑微的中国人,一位凡人中的圣人。正如寻人启事中所评价的:丁龙捐出来的是钱,而更重要的是,贡献了他的视野和理想。丁龙:被钱穆称为圣人的“打工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