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子龙:坐啸独悲秋,江云引暮愁

(2018-03-25 00:00:05)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杂谈

陈子龙

分类: 历史杂谈
陈子龙:坐啸独悲秋,江云引暮愁

坐啸独悲秋,江云引暮愁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这是明末民族英雄陈子龙的一首诗《渡易水》,这是他家乡松江赴京途中过易水时,有感于荆轲的慷慨悲歌,从容为国牺牲,激情难已,感慨系之,于是援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陈子龙,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官授明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与钱谦益、吴伟业合称为明末清初三大诗人。

他是结束明代复古派诗歌创作的最后一个大诗人,故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在诗、词、骈文、散文均卓然自成一家,是明清二代最多才多艺的作家之一,又由其高尚的人格、不屈的风骨,而为当世以及后世敬仰,其人文章气节,皆堪称后人楷模。

他是抗清烈士,在那大明王朝覆灭后,全力抗清,时在南明弘光政权的五十多天中,上书30多次,提出大量有价值的建议,却受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排挤,辞官回乡;即使这样,依然坚持抗清,弘光政权灭亡后,他历仕唐王,鲁王,唐王政权授其兵部左侍郎、左都御史,鲁王政权命其为兵部尚书、节制七省军漕;在松江府集众千余人抗清,军号“振武”,联络友军两万余人进攻苏州失败;后事败被捕。陈子龙:坐啸独悲秋,江云引暮愁

审讯中,植立不屈,神色不变。陈锦问他为何官?曰:我崇祯朝兵科给事中也。又问:何不剃发?曰:吾惟留此发,以见先帝于地下也。其言慷慨激昂,坚贞之志直薄云天。在被押往南京途中经松江境内跨塘桥时突然投水,以死自沉殉国。

观陈子龙一生,少年时是文士,中年时是志士,晚年时是斗士。他出生官宦世家,幼承家教,发愤读书,及长,“才高天下,其学为经史百家无所不窥;其才自骚赋诗歌,唐宋古文无不精造横出,天下之士,亦不得不震而尊之矣”。

陈子龙在明末实属文学泰斗,被誉为“一代词宗”。他崇尚南唐二李,以花间为师,效秦观、周邦彦等婉约之绝,使词在经元明式微几百年后,重新绽放出光彩。陈子龙:坐啸独悲秋,江云引暮愁

游国恩教授那上下册的《中国文学史》,是我早年读书时最为崇拜的著述,拜读时见他在评价元明两朝诗人时说:“明人词多率意之作,杨慎、王世贞稍突出,而成就不高。惟明末陈子龙是一个优秀作家。”在记住了这一评价后,便四处寻找陈子龙的著作,然限于当时环境,终未能一览,及至很多年后,才如愿以偿。

陈子龙因抗清而死,所以他的作品在死后多年一直是禁书,不能公开流传出版,导致一些珍贵的明末别集刻本渐渐散佚甚至绝版,直到乾隆年间,乾隆表彰明代忠烈,陈子龙等26人获得级别最高的"专谥",谥号"忠裕",他的作品才开始公开流传,但从规模和内容的衔接上看,应该遗失了不少。陈子龙:坐啸独悲秋,江云引暮愁

 按说陈子龙身上的英烈豪杰之气,应如稼轩、东坡一流的豪放才是,但我看他的诗中,才子气明显盖过了英雄气,与豪放词毫无关联,这点也令我大惑不解。可能从骨子里来说,这陈子龙的内心深处,就是个传统文人的底蕴,流淌着才子温婉的血液,只是面对民族入侵时,那民族英雄之豪情才迸发了出来。

著名诗人、词人王士禛不仅对陈子龙诗歌推崇备至,对其词也同样推崇,在《花草蒙拾》中评价:陈大樽诗首尾温丽,湘真词亦然。譬若安车驷马,流连陌阡,殊令人思草头一点之乐。王士禛与邹祗谟编选的《倚声初集》评价陈子龙词:大樽诸词神韵天然,风味不尽,如瑶台仙子独立却扇时。湘真一刻晚年所作寄意更缅邈凄恻。这个评价对后代的影响很大,被近现代许多文学史专著采用。陈子龙:坐啸独悲秋,江云引暮愁

 对他的词,我最喜欢的是那首《点绛唇·春闺》: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芳草王孙路。春无语,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借好景不常的自然现象表达出国家败亡之后内心的痛苦,其中表现出来的悲凉之气与早期词作的妍丽柔婉已大不相同。在明清易代之际,陈子龙以其特出之才情文章与铮铮之民族气节,不愧其成为当时文人之代表。

陈子龙:坐啸独悲秋,江云引暮愁

 陈子龙比柳如是大十岁,当柳如是女扮男装来拜访他时,陈子龙早已成家,但他对柳如是一往情深,但却碍于功名未就且家有妻室,总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而柳如是对陈子龙的才情佩服得是五体投地,其经世为怀,格调高绝的情操,更是使柳如是相印其心。

在后来的日子里,两人诗歌互酬,相恋深情,陈子龙作《青楼怨》送他心仪的女神,柳如是作《男洛神赋》献给她心中的男洛神。两人才同神会,因缘而合,宴游唱和,出双入对,形影难离。 

但最终柳如是还是离开了陈子龙,嫁给了钱谦益,当清兵入城时,柳如是同钱谦益欲效屈原投水,终因那钱谦益的一句“水冷”而未果,从此两人在情意上分道扬镳,最后柳如是在钱病逝后投缳自尽,留下遗嘱,“以索悬棺而葬”,以示不沾清朝土地。其女子之民族烈性,独具名士气节,甚为后人赞仰。可见她受陈子龙影响之深。而他与陈子龙的这段情缘,亦为后人所传诵。陈子龙:坐啸独悲秋,江云引暮愁

陈子龙:坐啸独悲秋,江云引暮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