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苍水天际去,一览好山色

标签:
杂谈历史情感文化张苍水 |
分类: 历史杂谈 |

苍水天际去,一览好山色
昨天写了于谦,岳飞早已写过,这西湖三雄就还剩这张苍水了。苍水是号,他名叫张煌言,宁波人,民族英雄,一直以来都是同郑成功、史可法、李定国一般齐名的抗清烈士。
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几十年前我旅行结婚时曾去祭拜过,面对夫人问这是谁时,我除了回答这是抗清英雄,诗人以外,其它就真不知道能说什么了,但感觉上还是觉得应该还有不少能回答的,但却云遮雾罩的一团的模糊,及至回来才恶补了一下,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南明一朝最是猥琐,不知道是那江南的好风光长期滋养的缘故还是别的原因,反正当清人南下时,那旧朝的文臣武官,文人士子,不经抵抗就跪了一地,幸好还有个史可法,不然真是如马尾豆腐,提也提不起的。
但张苍水是个例外,在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之时,他以南明兵部尚书的身份,举义兵,殊死抗清,坚持了斗争近二十年,屡败屡起。即使到后来成功无望之时,亦坚不降清,在解散义兵之后,终被内奸告密被捕,就义于杭州。
他一生以文天祥为榜样,身体力行,在那多少明朝臣子纷纷事清后,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坚贞不屈,舍身抗清。在大势已去后,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信念之坚定,古今少见,及被捕后拒绝高官厚禄,坚不降清,慷慨就义,步文天祥而去。那一句“好山色”,其中包含了多少的无奈,他尽力了,虽然未能如岳于双少保一般力挽狂澜,拯救山河,然终其一生,为民族解放,为生民百姓战斗到最后一刻,无愧于心,当得起同两位先贤一起,共赏西湖风月。
英雄总是让人佩服的,张苍水的墓是满清修建的,“一骑素车东浙路,英雄岂独郑延平”,清国史馆为他立传,所修《明史》也有传,乾隆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列节诸臣录》。章太炎先生也非常钦佩他,死后也葬在了他的旁边。
他的作品多是在抗清的军旅生涯中写成的,主要是忧国思家,悲穷悯乱的爱国思想为主,许多诗文在兵燹中散佚,其诗歌不事雕琢,直抒胸臆慷慨激昂,酣畅淋漓;其散文文笔流畅,叙事简洁,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他在被捕后写下大量的爱国诗词,以明不屈的心志,其中《忆西湖》中有两句“高坟武穆连忠肃,参得新坟一座无?”武穆者,岳飞也;忠肃乃于谦,他以死后同这两人为伴为荣,终于如愿以偿。他宁死不屈的抗清精神,也感动了当地百姓,墓前常有“包麦饭而祭者”,“寒食酒浆,冬至纸蝶,岁岁祭奠不绝”。
于此我想起那送伍子胥过江的渔夫,自刎以明志。“仗义每多屠狗辈,侠女从来处风尘”,这舟子的豪杰之举,感人至深,在他的心中,张苍水就是希望,随之而去,此生无憾了。
张苍水是我们的楷模,是华夏民族的脊梁,文韬武略,心胸气节都是完人无异,他是明末那无尽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值得后世的我们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