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官婉儿:米仓山青碧,残阳亦如泣

(2018-02-27 00:00:14)
标签:

杂谈

历史

情感

文化

上官婉儿

分类: 历史杂谈
上官婉儿:米仓山青碧,残阳亦如泣

仓山青碧,残阳亦如泣

在广元旺苍县,茫茫的米仓山侧,有一个木门寺,那儿有一块巨石,上刻有佛像700余尊,名曰晒经石,当年李贤被母亲武则天贬为庶人,流放巴州时,曾在此与寺内方丈在石上晒经,后来上官婉儿去巴州看望李贤,行至此地,闻李贤被害,就在"晒经石"上修建亭子(惜毁于战火),题写《由巴南赴静州》一诗于亭上,怀念李贤:"米仓青青米仓碧,残阳如诉亦如泣。瓜藤绵瓞瓜潮落,不似从前在芳时"

对这上官婉儿,我一直觉得她是历史上人长得最漂亮,名字最好听,冰雪聪明,文才超人的美丽女人,但同时也是历史上最孤独的女人,最悲情的女人。她是我最为敬重的女性,以至于我在给孙女儿起名字时,也加上了这个“儿”字。

她的祖父上官仪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官至宰相,但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与上官婉儿的父亲上官廷芝一起被武则天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在掖廷为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上官婉儿:米仓山青碧,残阳亦如泣

按说她同武则天的仇是不共戴天的,但这武则天却是个爱才之人,武则天当时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当场出题考较时。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 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在她与武则天共事二十七年间,帮其处理朝政,颇得武则天信任。“贤明之业,经济之才,素风逾迈,清辉益远”,一时亦权倾朝野。且才华不让须眉男子。上官婉儿以一介女流,影响一代文风,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她不仅以其诗歌创作实绩,而且通过选用人才、品评诗文等文学活动倡导并转移了一代文风, 成为中宗文坛的标志者和引领者。对于当时文坛的繁荣和诗歌艺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但她的诗歌成就却远不如唐时那些著名诗人,流传也不甚广,究其原因,怕是她毕竟身处深宫,眼界上就输了那些生世坎坷,长期在外游学之人,她是不可能写出李白的《蜀道难》,也不可能写出如陆游的“细雨骑驴入剑门”的。上官婉儿:米仓山青碧,残阳亦如泣

但她所继承和发展的“上官体” 的确是在她手上得到积极发展。沈宋之属后来居上,经张说、张九龄而影响于王湾、卢象以至王维一脉,更下开大历诗风。这一系直到晚唐都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雅体

说她孤独,是因为以她的才情,可以称量天下文章,她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称,天下人谁能入她法眼;说她孤独,是她在此期间,代朝廷品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在她看来,天下文章谁能出其右;说她孤独,是因为她高处不胜寒,背名被唐中宗封为昭容,而无妻妾之实;随着芳华不再之时,只能随心地找找相好,以满足一个正常女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却也因此被后世所诟病。

对她的风流艳史后世议论多多,有人归咎于她的人品,这其实是很没有道理的,想那婉儿是一代资质绝佳,文才卓越的佳人,应是多少王宫贵胄的垂涎对象,那些个个手握生杀大权的权贵们,对于一个从小受尽苦头与折磨,遭尽白眼的婉儿来说,完全是她不可抵抗的。面对生存,我想她许是很无奈吧。如果不是无奈,在那个比现在更加守旧的时代,她一个饱读诗书的人,怎会冲破道德底线,如果不是因为尝尽世人的冷漠与嘲弄,她又怎会不顾一切,只为功名与权力。这也许是她没有安全感的证明吧。无论多坚强的女人,也有软弱的一面,无论多风光的女人,也有需要依靠的时候,她只是不幸的没有找到可以给她这一切的人吧!!上官婉儿:米仓山青碧,残阳亦如泣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只是她的方法太激进,她没有找到对的人。后人的妄加猜测,是对她的不敬,没有事实的论证是对她的污辱,所以我是很不赞同他们的观点,他们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拿一个美丽优雅,命运坎坷且才华横溢的婉儿来消费,以满足其内心深处阴暗心理。每个人的生存方法不同,没有身临其境又如何会懂得她的苦衷与无奈,所以即使没有赞赏也不要随便污辱她,因为她只是个苦命的女人。

再说了,她长期陪伴在武则天左右,对于男女间那点事,看得太多太多,想当时不仅武则天,如韦后,太平公主等等,哪个不是一堆的相好和面首,这也许是当时的风尚吧,这对婉儿不可能不产生影响,她也不是凡心不动的木讷之人,看多了自然就看淡了,一切随心吧,在那刀光剑影的残酷争斗中,只有这也许能偶尔给她带来点点地愉悦,这个也是很自然的吧。

说她长得漂亮,是那为遮住额头的伤疤,而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以遮掩,谁知却益加娇媚。宫女们皆以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额点红效仿,渐渐地宫中便开始流行起来,后来传至宫外,被时人所效仿,唤作“红梅妆”;上官婉儿:米仓山青碧,残阳亦如泣

人人赞她的梅花妆好看,可梅花下掩映的是寂寞,她点的不是牡丹海棠之富贵,而是梅花,冰肌玉骨、暗香疏影。可繁盛的大明宫,又容得下她吗?

说她悲情,是因为太聪明,在那宫廷内斗中,按说她作为一局外人,最后竟伤于李隆基之手,一个玲珑透骨的女子,就如花叶一般,在静默安然中,香魂一缕飘天上。 

上官婉儿只活了47年,通览她的一生,以一人之力,复四方的表奏和草拟朝庭政令,可见她的政治才干和文学修养是何等的才华绝代。她一生跌宕起伏,历经四朝,靠的就是文采斐然映衬下的长袖善舞,至于说她政治手腕和节操,我想那也是在她所处的环境下的无奈之举吧。上官婉儿:米仓山青碧,残阳亦如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