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坚:繁华若烟花,霸业终泡影

标签:
历史情感文化杂谈符坚 |
分类: 历史杂谈 |

繁华若烟花,霸业终泡影
这一时期史称“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氏、羌;十六国指……算了,太多,不写了,写也记不住,实际上还不止十六国,应该至少有二十国,有时专家都无定论,我们只要记住一个“五胡乱华”足矣。
而在南方,经晋惠帝末年的八王之乱,加上其它外患导致中原沦陷,疆土不保,群雄混战,生灵涂炭。司马王室南迁。时为东晋,与北方对峙。
未认真读史前,知道他是从几个成语中了解了一二,如“投鞭断流”“草木皆兵”等,以及“淝水之战”和《世说新语》中的几个小故事。好像都是些负能量的,现在看来,这符坚实在是被低估了,以至于现在我写这文章时,电脑输入的词组中都没这个人。
至少,他为北方的统一是作了突出贡献的,尤其是在思想意识上以汉化融合各族方面,他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使西域各国均遣使通好。他在位期间致力于修明政治,统一中国北方,政绩显著,他是历代众多封建帝王中的杰出人物。
究符坚失败之因,皆为背弃了王猛“对外与东晋和平相处,对内提防鲜卑叛乱”的基本国策。这个国策是一位杰出政治家对天下时势的深刻洞察与深谋远虑。所以,他的失败是战略上的失败。如果他能坚守王猛所贡献的国策,对外与东晋和平相处,对内加强内部治理,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鲜卑人所涌动的复国心理。如果符坚坚持了这样的国策,前秦不会亡。
符坚之所以败,我觉得一是轻敌,二是那东晋的狗屎运也太好了,三是内部还不十分稳定就去灭东晋,操之过急了。所以,这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在符坚身上,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说得过去。唉,天意,从来高难问。
王安石曾经这样评价符坚:符坚好大喜功,但性子急躁,不能隐忍相让,有能力但不知道相机而动;司马光则这样评价符坚:符坚属于骤胜而骄故;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骄主御疲民,焉能不败。都有道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