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徒雷登:漫漫时日,使命已履

(2017-10-03 05:58:16)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杂谈

分类: 历史杂谈

司徒雷登:漫漫时日,使命已履

 漫漫时日,使命已履

第一次知道他,是在毛主席那篇著名的文章中,印象中,他就是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言人,反动派的帮凶,共产党的死敌,完完整整的坏人一枚。他就是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

如今,他静静地躺在杭州,那是他的出身地,儿时玩耍的地方;去世前他留下遗愿:“我指令将我的遗体火化,如有可能我的骨灰应安葬于中国北平燕京大学之墓地”,但是,他亲手打造,让美丽誉满全球的燕园,却容不上他们的校长,一个深爱着他们的老人;也无法让他与心爱的妻子在北京的燕园长相厮守。

他出身名门望族,同总统林肯还沾亲带故,但他却终生服务于中国,在他创办的燕京大学中,群星熣灿,名师云集,顾随、胡适、钱穆、周作人、冯友兰……,走出的学生如费孝通、雷洁琼、冰心……,随便一位都让人敬仰,望其项背,他能够叫出校园中花匠的名字,他有着严父的沉静和慈母的温存,老师和学生人生的大事,第一盆美丽的鲜花,第一个欢迎的微笑,第一句真挚的慰语,都是从他那儿来的……

司徒雷登:漫漫时日,使命已履

    他提倡学术自由,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九一八事变,是他率领学生上街游行,站在最前列的他领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组织去南京请愿时他说:“如果此次燕大学生没有参加请愿,说明这些年来我的教育就完全失败了”。“七七事变”后,燕大成为沦陷区与解放区及大后方的秘密通道;抗战期间,无一个日本学生能进燕大学习,他被日本人逮捕后,坐牢长达近四年时间,高风亮节,忠贞不二,充分体现了一个热爱中国的外国人所能做到的一切。

他一生以促成中国的和平为已任,在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后说:“我之参与若存一线希望,促使国民党人与共产党人组成联合政府,及统一的军队以结束此场耗竭民力、自相残杀之内战,我即不惜代价,全力以赴”。

1949年,他黯然离开了他生活并奉献了50多年的中国,这一片他热爱并为之呕心沥血的土地。而在中国,一篇文章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成了声名狼藉的代名词。

他晚景凄凉,一生简朴,素无积蓄,尽管他曾为燕大募得巨款,但从未给自己留下半块大洋,自己的收入也全部捐献给燕大及帮助那些困难的中国人民。袜子和内衣上的补丁是最好的证明。由于没在美国工作过,所以连个社会保险也没有,靠慈善机构的救济度日。在中美两国都不欢迎的境遇中,生病后甚至连个佣人都请不起。

司徒雷登:漫漫时日,使命已履    但,他没有对中国有丝毫的抱怨,晚年的他常望着中国的方向,在他心中仍执拗地以中国为家,哪怕这个国这误解了他。他知道,那个深爱的国度是再也回不去了,有憾,但无悔……

葬礼上,不是西方的安魂曲,而是《阳关三叠》在为他送行,他只留下两个遗愿,一是将周恩来送他的明代花瓶送还中国;二是将骨灰安葬在燕园妻子的墓旁。可惜,终未能如愿,还是我们现任的主席主政杭州时,将他接来中国,安葬在杭州半山安贤园,墓碑上就这简单的一行,“司徒雷登,1876-1962 燕京大学首任校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靑靑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他最喜欢的曲;

    “我要如此死去,漫漫时日使命已履,已得酬报的我,心中有一只岁暮百灵在歌唱,让我皈依那宁静西方,像日落,死得灿烂、安详”。这是他最喜欢的诗。

   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照顾过成千上万人的生老病死,为新中国培养了无数民族脊梁,但他的葬礼却无人参与,他的名也无人纪念,这是怎样的一个悲哀。是时代的悲哀,还是民族的悲哀?我不知道,但我总是觉得,至少我们欠他一个道歉。因为他是:别不了的司徒雷登。 

  漫漫时日,使命已履,你以中国人民的幸福为你毕生的追求,你的使命已完成,在天堂,想必没有那么多的无奈。我们怀念你--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漫漫时日,使命已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