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个姑娘叫----奶娃子

标签:
文化情感历史知青杂谈 |
分类: 知青记忆 |

村里有个姑娘叫----奶娃子
72年4月14号,14岁的生日刚过不半月,便被时代和命运抛到了青林,一个深山中贫瘠的地方。几年前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来到广元,山沟中也无书可读,早下去早上来是那个时候的通行想法。那时候的人,懂事晚,特别是对男女之间的那些名堂,知之甚少,当然,对女同学中哪个漂亮,哪个一般,还是有点点感觉的,仅此而已了。至于什么风姿、韵味这些高档含意那完全是不懂滴。
下乡的地方是东风二队,包括庙垭、赵家坪、陆家坪及后面山坡这整个山梁,刚下去时住的是赵家坪,后来陈大走后,我同刘新民搬到下面的陆家坪来了,这是队上专门修的一个独立的房子,有三间,中间空着,堆了些公用的生产工具,我们两人分别各住一间,那是75年,我已17岁了。
整个生产队大约有百人左右,年青的女娃儿也很有那么几个,不是叫奶娃子就是叫幺女子,同名很多,我所说的这个奶娃子应该叫陆天英吧,是住陆家坪最下面陆元贞的女儿,个子不是很高,皮肤略显黑黝,眼睛大大的,脸颊处点点的红晕衬着那及腰的短辫,整个人显得壮实和精神。在队上女子中也算是漂亮的了。她应该比我大个一两岁吧。
那时正在搞批林批孔运动,刚上台的队长陆天才叫我给队上的人讲课,内容自然是同林孔相关,林嘛大家都知道,反对毛主席,属十恶不赦之列,这孔嘛大家就不太晓得啦,正好手里有本杨国荣的《简明中国哲学史》,随便的翻了几下作个准备,同他们讲这些,小菜啦。
山乡的夜来得早,刘新民此时回厂去了,七七八八的到了十几个人,都是年青人,开讲啦,什么克己复礼、什么孔子斥樊迟、什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什么孔子困陈蔡等,一通地胡侃完,已是月近中天了。大家便起身散去,只是这奶娃子偏偏的不走,一个人留了下来,更为称奇的是,我这时是坐在床边,她却是有凳子不坐,借翻我桌上的几本书时,竟也坐在了床边,离我是咫尺地近,就这样的说着话,偶尔地侧身一瞥,见她那亮亮的眸子紧盯着我时,不能不说是有种异样的感觉从心底洇了开来。
在公社,也曾经传达过什么知青要扎根农村之类的指示精神,但这样的事对我们这些厂矿的知青来说,有个毛线关系啊,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样的事也许会发生在一些女知青的身上,比如我们四队的女同学不是就被什么人觊觎过嘛。而对我们这些男同学来说,好象是完全不搭界的。
也仅仅是异样吧,但好象时间长了点,至少这个印象在脑海中保存了许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渐渐地淡了去,及至李春波《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的风靡,使我又想起了这样的情景。每当听到这歌曲或看见类似的画作时,便会自然地引发出点点青春的感慨。毕竟,这是我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一种现在只能叫作“异样”的感觉,时至今天,偶尔还会想起那曾经在心中荡起的涟漪。
其实这时的奶娃子早已说下了人家,好象是中子场上的吧,后来却自主地同队上辛德福谈上了恋爱,这在当时也是很少见的勇敢了,但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对我这点场景的印象,人家也许根本就没记起过,如果她看见我这小文时,可能会用一句当今时髦的话笑着对我说:“你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