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豪杰沙彦珣
黄冀
山阴县马营庄乡是个美丽的地方,境内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地质遗迹、原生态自然资源特别丰富。2018年深秋时节,和县电大侯静站长等同志,谢绝了乡党委程毅书记的陪同,我们带着对瑞云寺和沙彦珣的幽幽古韵、风云往事的感慨与回味,来到该乡的沙家寺村。
沙家寺村最早时叫沙家榆林堡,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是人中豪杰沙彦珣的故里。史书记载,沙彦珣(865--?)是辽河阴县(今本县)人,祖籍沙家榆林堡。少怀大志,有勇有谋。后唐明宗把他看作人中豪杰,先后任奉圣都指挥使、应州刺使,掌管禁军。明宗李亶即位后,任彰国军节度使、右神武统军。不久又调任云州节度使,驻守云州(今大同)这一军事要地。时云州节度使都统山后八军,亦称之为代北八军。
清泰三年(936)八月,沙彦珣的部下,担任步军指挥使的桑迁作乱,以兵包围云州城。沙彦珣突出城围后,利用三天时间把旧部聚齐,遂率军攻入城内,平定了叛乱,使云州转危为安。同年石敬瑭在晋阳叛乱,以燕云十六州贿辽,辽主耶律德光乘机率大军入雁门,后唐末帝自焚死,后唐灭亡。十二月,耶律德光北归,出雁门过应州到云州。沙彦珣不得已出城相迎,城内留判官吴峦主持州事。吴峦闭门踞守七月之久,辽兵久攻不入而退。辽主将沙彦珣留于营中,后归附于辽。归辽之后沙彦珣屡建功勋,升平安节度使检校太尉。
沙彦珣历两朝,居高位,文才武略。沙彦珣去世后,安葬在故里,墓地在沙家寺村东500米处,按照当时的葬制规格,较为壮观。
后人为纪念他,将其故乡沙家榆林堡的家庙改扩建为瑞云寺,俗称“沙家寺”。深山有名寺,从而吸引了大大小小的名人。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金宣宗完颜珣到瑞云寺上香,了解到沙彦珣的生平,有感于辽节度使与自己同名,并敬慕沙彦珣的才华和忠君报国之志,故将金大定七年(1167)始名的山阴县升格为州,称忠州,属高配,与府同级,州城为今故驿之古城。后期才又复置山阴县。
沙彦珣的墓地据后人实地勘察记载,南北长500、东西宽300米左右,现封土堆不存,存有长0.9、高0.7米的石羊两只。据明正德年间《大同府志》记载,正德六年(1511年)墓地曾出土碣一通,长5尺余,记载有墓主人姓名及官职等。题额篆书“沙公碣铭”四字。沙彦珣后人现在北京三O一医院附近的南沙窝居住。
漫步在马营庄乡,漫步在沙彦珣故里,尽管当年的繁华盛景已成过往云烟,但具有漫长人文历史的故驿、沙家寺等村,依然是一块苍天恩赐的风水宝地。这里有巍峨高峻的翠微山,有清丽秀美的蝴蝶谷,古马线和旅游公路穿境而过,南口前大葱味甜杆白、小柴棚枸杞肉肥饱满,区位优势明显,人文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优美、民俗风情独特、历史名人众多,是具有很高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在历尽沧桑的古村徘徊,古城的残存遗迹,老旧的土屋和颓败的砖雕仍依稀可见,像是在顽强的印证着人们对往事的记忆;狭窄而幽长的一条条古街上,时不时看到岁月磨光的石碾、拴马桩,延续着人们深埋在心底的古村情结。与几位老人闲聊,老人的话语间,流露出对千年古街沧海沉浮的感慨,也饱含着对这片古老热土的无限眷爱,幽幽思古之情,动人心怀。
在离别马营庄乡的路上,一天来所见到的寺庙、古城、砖塔、石人沟、瀑布和馒头山与草垛山,就像一幅幅蒙太奇影像,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断的闪回着。翠微山下沙彦珣留下的文才武略与忠君报国之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山阴先贤文化的宝贵财富。那一处处古朴斑驳的建筑,历经风雨摧蚀,依然挺立在这片土地上,就像一幅幅古铜色的群雕,向后人展示着这块热土数千年历史的画卷,引人深思,催人奋进。我们不由得在心底默默祈祷:古老、年轻的马营庄乡,愿你的明天更美好。
2019年1月1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