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邮事(567)谭永秀先生惠寄《木洞山歌》彩色邮资机戳封

(2023-07-03 10:22:38)
标签:

木洞山歌

彩色邮资机戳

实寄封

分类: 邮事

谭永秀先生惠寄《木洞山歌》彩色邮资机戳封

收到本地邮友谭永秀先生6月10日在重庆巴南·木洞邮局给我寄发了《重庆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组)》中的“木洞山歌”数字化防伪邮资机宣传戳封一枚。该封在渝中区解放碑邮局过邮资机后,又到重庆巴南·木洞邮局加盖原地日戳。

谭永秀先生辛苦了,谢谢您!

.邮事(567)谭永秀先生惠寄《木洞山歌》彩色邮资机戳封

经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重庆市邮政于2023年6月10日起至6月16日分别在沙坪坝区三峡广场邮政支局、渝中区解放碑邮政支局启用《重庆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组)》数字化防伪邮资机宣传戳1套8枚。该组宣传戳采用浙江工大普特CX51彩色邮资机,图名分别为:川江号子、木洞山歌、秀山花灯、四川竹琴、吊脚楼、酉阳民歌、癞子锣鼓、南溪号子。

木洞山歌,重庆市巴南区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木洞山歌系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山歌歌种,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中经战国时代的“下里巴人”、汉代的“巴子讴歌”、唐代的“竹枝”,直至明清演化形成木洞山歌。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的战国时期,楚宗王作的《对楚王问》中,就载有以木洞山歌为主体的“巴人歌谣”。据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刻本的《巴县志》载:“六月芒种,是月也,薅头秧,旬以后,薅二秧,去莠粮,农歌四闻”,记录了当时的木洞农民在劳作时,就有唱山歌的习惯。木洞山歌还有劳动号子、风俗歌、表演歌等多种样式。2006年5月20日,木洞山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