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我的家乡(41)观音峡的六桥叠翠

标签:
嘉陵江观音峡公路桥铁路桥六桥叠翠 |
分类: 北碚,我的家乡 |
观音峡的六桥叠翠
本张图片源自网络。照片是从嘉陵江下游往上拍摄,清晰地照出了兰渝铁路北碚嘉陵江大桥和遂渝铁路北碚嘉陵江大桥的相对位置,以及和其他大桥相对位置
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北碚区境内嘉陵江小三峡是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的统称,峡谷共长10.9公里。上为沥鼻峡,又称牛鼻峡、铜口峡,主要位置在合川区盐井镇,从龙洞沱起到方家沱,全长4.5公里;中是温塘峡,又称温泉峡、温汤峡,处于北碚区缙云山段,从马家坨起到大沱口,全长2.7公里;下有观音峡,又名文笔峡,从毛背沱起到牛屎沱,全长3.7公里,也在北碚区境内。
观音峡峡口毛背沱起往下到峡中不到一公里的范围内,已建成有朝阳桥新桥、老朝阳桥吊桥、襄渝铁路二线北碚嘉陵江大桥、襄渝铁路北碚嘉陵江钢梁桥、兰渝铁路北碚嘉陵江大桥、遂渝铁路北碚嘉陵江大桥等6座桥梁,为国内公路、铁路桥梁密度之最。这六座大桥,除两座朝阳桥为公路桥外,其余4座桥梁均为两端都是隧道、桥隧相连的铁路桥,充分体现了处于峡谷中的桥梁特征。
今年5月19日由重庆市邮政公司印制发行的《五桥叠翠》邮资明信片,因为照片拍摄角度的选择,画面上确实只有五座桥,而由于第五座桥兰渝铁路北碚嘉陵江大桥和第六座桥遂渝铁路北碚嘉陵江大桥相距很近,也可以称是双子桥,故《五桥叠翠》邮资明信片照片上应该反映的是兰渝铁路北碚嘉陵江大桥,而遂渝铁路北碚嘉陵江大桥则被完全遮挡。
北碚广播电视台在报道《五桥叠翠》邮资明信片首发式的新闻稿中“画面中由近及远分别是新朝阳桥、老朝阳桥、遂渝铁路桥、襄渝铁路桥、兰渝铁路桥”的描述是欠妥的:一是遗漏了襄渝铁路二线北碚嘉陵江大桥;二是顺序不对,襄渝铁路二线桥在老朝阳桥和襄渝铁路桥中间,遂渝铁路桥则在最后;三是由于一、二项的失误导致称谓欠妥,最后一座桥应是兰渝铁路桥和遂渝铁路桥双子桥。
朝阳桥复建桥是一座特大公路桥,主桥为钢箱中承式提篮拱桥,桥长1001米、宽22.5米,双向四车道,其中行车道宽17.5米,人行道宽2.5
米,于2011年7月30
日建成通车。该桥南接国道212线,北接省道仪北路,是连接四川广安、武胜、南充和重庆两江新区的重要通道。
老朝阳桥建成于1969年9月,桥长233.2米,主跨186米,引桥长21.6米,主塔高64.8米,钢箱梁高2米,宽8.5米,车行道7米,人行道2×0.75米。是我国唯一的双链加劲钢箱梁悬索桥,享有“亚洲第一吊桥”的美誉,2007年12月13日凌晨零点零时,朝阳吊桥全封闭停用。
襄渝铁路二线北碚嘉陵江大桥。襄渝二线铁路建设于2005年8月正式动工,与原襄渝铁路平行,2009年9月20日全线建成通车。
襄渝铁路北碚嘉陵江钢梁桥于1970年底竣工,全长337.92米。该桥是襄渝铁路上的一处经典,也是襄渝铁路这座“桥梁博物馆”中716座桥梁的代表作。
兰渝铁路北碚嘉陵江大桥是五桥中最新的一座,2015年通车,也是“渝新欧”国际大通道进出重庆的节点。
遂渝铁路北碚嘉陵江大桥,桥梁全长449.65米,是迄今中国铁路跨度及高度最大的混凝土箱梁桥。大桥于2003年11月29日正式动工,2005年6月20日,实现了大桥的成功合拢。2006年5月1日遂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