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
常用的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
(一)中药饮片库房一般要求干燥通风,避免日光直射,室内温度不超过20℃,相对温度45%~75%,饮片含水量控制在在9%—13%为宜(特殊饮片除外)。
现分述如下:
1.对含淀粉多的药材,如泽泻、
山药、葛根、黄芪等切成饮片后要及时干燥,贮存在通风、干燥、凉处,防虫蛀、防潮。
2.对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如薄荷、当归、木香、川芎等切成饮片后,干燥温度小于30℃,如大于30℃则损失有效成分,贮藏时环境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易散失香气或泛油,温度太高易吸湿霉变和虫蛀,应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3.对含糖分及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炮制后不易干燥,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极易变软发粘,易被污染,应防霉、防虫蛀,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4.种子类药材经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柏子仁、莱菔子、薏苡仁等,应贮藏缸、罐中封闭保管,防虫害及鼠咬。
5.凡酒制饮片,如当归、常山、大黄等,醋制饮片,如芜花、大戟、香附、甘遂等均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
6.凡盐炙的饮片,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易受潮变软,若温度高,其中水分散失则盐折出,贮于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以防受潮。
7.经蜜炙的饮片,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等,炮制后糖分大,较难干燥,特别容易受潮变软或粘连成团且易被污染,虫蛀、霉变及鼠咬,应贮于缸、罐内,尽量密闭以免吸潮,置通风干燥处保存养护。
8.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故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阴凉处养护。
(二)中药材养护方法
冷藏养护法:采用低温(O℃~10℃)贮存中药,可以有效防止不宜烘干、晾中药的生虫、发霉、变色等现象发生。此法主要用于贵重药材、特别容易虫蛀的药材以及无其他较好办法保管的中药。
1,埋藏养护法 :
(1)石灰埋藏法:用大小适宜的缸或木箱,先用双层纸将药材包好 ,注明名称,然后
,置入用石灰恰好埋没所贮中药为度。适用于肉性和昆虫类中药。
(2)砂子埋藏法:适用于少数完整 中药。容器用缸或木箱
,砂子干燥后使用。容器底部先用砂子铺平,再将中药分层平放,每层均撒盖砂子。
(3)糠壳埋藏法:利用糠壳的隔潮性能,将中药埋入糠中,使外界湿气不致侵入,保持药材干燥 ,亦可避免虫蛀、霉变 。
(4)地下室贮藏法:地下室贮藏中药,由于气温低,不直接受到阳光照射,气候较干燥
,对于那些怕光、怕热、怕风、怕潮、怕冻的药物有一定的养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