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海经里的“若木”,不愧是我国古代神木之一

(2018-10-07 19:56:24)
《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外,黑水之北······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洞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

  说是西北海(主要指的青海,过去的青海比现在大的至少十几倍)之外荒山中有一片赤色的树,青叶红花,名字叫若木。这是什么树呢?
  元代官修的《农桑辑要》记载: “苎麻本南方之物,木棉亦西域所产。近岁以来,苎麻艺于河南,木棉种于陕右。(但其中所说“木棉亦西域所产”是不对的)”木棉最早出自陕西,我国西北地区虽然气候较寒冷,然而上古时并不算冷,适合作物生长,而符合山海经里“若木”特征的唯有木棉树。
  自不周山倒了之后,朔风吹来,地球环境沧桑巨变,木棉树树种随风飘散到我国温暖的南方地区落脚扎根。
http://s15/mw690/005YXhAPzy7odwAUWrc3e&690
  而若木的“若”字,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在这里,若木的若字更可能是代表女子坐在织布机前拿着梭子在梳理丝线以织布。http://s13/mw690/005YXhAPzy7odztQHqk1c&690

木棉是中国古代先人们防御冬天寒冷的主要木本植物。
棉花的“棉,是“”字旁和“”字的结合体,即用树木之絮织出的布。
古代中国,最早收集使用木棉花絮来做棉袄棉被,纺织棉丝成其为“帛”,“帛”就是织的布匹如“白巾”。(见甲骨文)
“白”字如纺锤,象形为白色的木棉花絮捻成了丝线再缠绕在纺锤上。
正因为汉字讲求象形,这个纺锤状的“白”就以木棉树的花果形象为代表。“巾”字如两只脚踩踏纺织机织出的布。而“”字的最早起源,恐怕就来自木棉花的形状和白絮的颜色。即木棉花果的造型代表了”字的意义。

因此判定,山海经里的“若木”就是木棉树。而这个“若木”产地,就在陕西,以陕西神木市为中心向南的大片地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