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不叫后母戊鼎,这是黄帝造的鼎
在中国,鼎是国家政权象征。安阳发现的青铜器大鼎把中华文明研究推向高潮。
郭沫若半个世纪前为河南安阳发掘的中国第一鼎腹中铭文释读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
1962年金祥恒专家提出“司”应释为“后”,意为王后、商王母亲的尊称。由此导致一场至今争论不休的到底是“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大战。其结果是:2011年3月网上和报刊先后报道将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更名为“后母戊鼎”。
那么,到底是“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呢?
看图:
【1】“司”与“后”的区别在哪里?
司:甲骨文司演变:http://www.vividict.com/UpFile/5/201007150647073358p.gif
“司”与“后”同源,后分化。司,甲骨文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G--chongbai==/--CG2--bu--(zu)--new/013si/11jia02.gif,金文司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司”
司: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有的甲骨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