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直线、射线》教学设计
(2015-04-02 18:54:2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2-34页。
课标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
本课教材分析:
《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是冀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在本单元中,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征,能按要求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同时还要求学生通过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学习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本课是认识三种几何图形的初始课,因此,本课要求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线段、直线和射线,并通过其特征,理解其概念。从而达到学生对三者联系的系统感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对线段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了这部分知识后,学生不但能区分线段、直线、射线,而且能按要求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并领会其特征,知道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
在画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估计和测量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线段、直线、射线的认识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知道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教法:尝试教学法
学法:主要采取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等,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自己尝试、交流、展示、总结概括。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
主持人随着图片音乐介绍美丽的家乡迁安。学生边听介绍边欣赏图片。
师总结引入新课并板书。
【设计意图:了解自己的家乡,让孩子对自己的家乡产生自豪感。
为本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
1.
2.
1.
3、想一想、议一议线段、直线和射线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试着完成表格
类型 |
相同点 |
不同点 |
||
端点个数 |
能否度量 |
延伸情况 |
||
线 段 |
|
|
|
|
射 线 |
|
|
|
|
直 线 |
|
|
|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本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举例说明什么是直线、射线和线段又能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直接运用自学所得判断哪条是直线、哪条是射线、哪条是线段。想一想、议一议线段、直线和射线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试着完成表格。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小组合作探究
组内交流尝试小研究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交流建议的给出使小组交流有序进行,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
四、班级展示提升
1、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2、引向深入,总结出区别和联系后(下面我们做一个快速抢答游戏,请听题。)
(1)直线向(
(2)在(
(3)一条线段去掉(
(4)线段、射线也是(
【设计意图:通过全班交流,共同总结三线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或射线。
4、教学线段的画法。
5、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己画一条线段,标明线段的长度。
【设计意图:班级展示提升是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引发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小组间思维碰撞,以及老师精彩的点拨引导,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
五、挑战自我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直线、射线、线段3位好朋友,下面让我们和它们一起来玩玩闯关游戏,好吗?
第一关: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
1、有始有终
2、无始无终
3、有始无终
【设计意图:此游戏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对线段、直线、射线的更深入理解。】
第二关:他们谁说对了?
1、小明说:我画的线段长4厘米。(对)
2、小红说:我画的射线长1米。(错)
3、小丽说:我画的直线长2分米。(错)
第三关:
1、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
AB=
(六)、总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收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反思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