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诫子书》一文知识要点一网打尽

(2018-01-04 10:00:47)
分类: 初一语文
 《  诫子书》一文知识要点一网打尽
一、文学常识: 
      《  诫子书》选自 《诸葛亮集 ,作者 诸葛亮 ,字    孔明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你以前听过他的小故事  三顾茅庐、赤壁之战、七擒孟获  ,陆游对这篇千古传诵的表文曾称赞道:________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_ 
二、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关键字词
 四、课文理解 
1、请说说题目的意思。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告诫儿子的信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关系怎样? 
     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4、 “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5、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  另一方面,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6、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怎样论述的?  
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就是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7、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示? 
人在少年时期应树立远大志向,发愤图强,以免老了后悔。
 五、重点内容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立志学习、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珍惜时间。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 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