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人物分析

(2017-06-15 19:08:00)
标签:

看书感想

分类: 阅,轻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品。虽然这是一本小说,但实际上它的写作风格和结构并不像小说,因为作品并没有完整的故事主线,而且作者并不只是在单纯的讲故事,他在文中大量穿插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得整书更像是一部哲学或美学的书籍,充满哲理性,而这也正是它出版多年却经久未衰的原因。
整本书主要刻画了4个人物,作者通过对这四个人物的性格、心理和思想的描写,对待感情和其他事情的行为,间接传达了作者本人关于人生的感情、生命、责任等的思考和想法,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展现了经典的灵魂与肉体、轻微与沉重的矛盾和统一。不仅如此,作者在文中还写了很多关于人生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通过他的独特解释使得读者明白后有很大的感悟,这在接下来的文字中会提到。
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人物是托马斯,然而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中小说的核心人物,作者只是赋予了他一部分的形象来展现自己的思想。但并不是说他不重要,因为整部小说没有中心人物,每一个人的地位都是一样的,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性格和思想,代表着对人生很多问题的不同的看法。很多人在谈论托马斯的时候都会将他放在轻与重中轻的那一端,因为在感情方面,对比特丽莎,托马斯的确对爱情并没有那么看重,这表现在他拥有众多情人身上。对于托马斯,我认可也同意大家的观点,但另一方面我也认为托马斯并不只是所谓的轻感情,因为文中最后可以看出他对特丽莎的爱是沉重的。拥有众多情人,情感经验丰富的托马斯在遇到特丽莎之后不仅收敛很多,而且最后为了特丽莎放弃了情场,与她在农村安定的生活直至死亡。在这转变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托马斯对爱情由恐惧到接受,由放任的轻到相守的沉重。我想托马斯的爱情是作者对爱情的一个方面的看法。他对特丽莎的感情从一开始就和对别人的不一样,他认为特丽莎和小俄狄浦斯一样,是他从篮子里找到的。我认为理解俄狄浦斯的故事和他对这个故事的想法,对于理解他对特丽莎的态度时候有很大帮助的,毕竟这个故事在托马斯身上有不一样的意义。
在托马斯身上我关注到的不仅仅是他对待感情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我看到了他对责任和信仰的坚持。在描写托马斯的篇幅里,作者除了写他的感情外,还花了较大的篇幅写他投稿的事情,以及因为这件事而引起的一系列事情。不得不说,托马斯对于俄狄浦斯的故事有十分独特的见解,他向报社投稿了一篇关于俄狄浦斯故事的看法,以及由这个看法引起的关于对捷克国内当局的看法。由于报社的私自修改后发表,导致相关人员对托马斯进行了调查和要求签声明,但他拒绝了,因此他付出了代价,他不能继续在捷克当医生。在这里可以看出托马斯对责任的执着,也可以说这是他认为沉重的东西。当他的国家被苏联侵占,当他自由谈论和发表观点的文章不能被公开发表、被要求撤回时,他宁愿失去工作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责任和信仰。我想一个人还是要有自己坚持的责任和不能放弃的沉重,失去了这种沉重人会变得很轻很轻,轻到只能飘起来。
对于托马斯我还有一点印象很深,那就是他对“es muss sein”的态度,这是一句德语,意思是“非如此不可”,源于贝多芬的一首歌。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很多次,每一次都是在托马斯要做比较大的决定或者他对那些事感到困惑时想起来,这话对他有特殊的作用。当他思考是否要和特丽莎在一起时他想到了这句话,他认为与特丽莎同居是必须的,因为他们的相遇是一次次的偶遇构成的,那决定了他们最后在一起。
托马斯对这句话最大的感触表现在他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坚持。从第一次接触到解剖开始,托马斯就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认为他就是要当医生的,成为医生是他的使命,对于这个职业他非做不可。这种感觉很是奇妙,就像是命运的安排就是如此,当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感受到他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坚定。但是当因为投稿而引起的事情让他必须在职业和责任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时,他果断的选择了放弃医生,这是让我惊讶的。所以对我来说,对托马斯最深的印象是这两点,而不是他对感情的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