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 ”课题第二阶段(一)小结
(2015-01-26 16:40:47)
标签:
育儿教育 |
分类: 课题第二阶段(一)小结 |
“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 ”课题第二阶段(一)小结
课题实施过程已告一个段落,课题组老师们围绕第二阶段课题计划,认真组织开展研究活动,在民间体育游戏内容玩法教学的有效上,民间游戏材料的收集与制作上探索了一点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现将课题实施过程进行小结。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 “体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灵活性;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自主参与能力”。民间体育游戏是民间游戏中运动类的游戏,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不断地发展、完善,深受一代又一代中国孩子的喜爱。民间体育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其娱乐性强,开展不受时间、空间、地点、材料、人数等的限制,易于继承和发展。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易学,寓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民间体育游戏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孩子生活、交往、竞争、合作、创新的能力,具有健身、健心、健智等功能。同时在幼儿园的体育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具有一定竞争性和娱乐趣味性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可以丰富幼儿体育活动内容,也可以加深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幼儿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如何充分挖掘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对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一)研究内容,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 民间体育游戏因其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实用性,深受幼儿喜欢。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将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需要,做到:
(1)、选择、改变适宜的民间体育游戏,使其具有新意,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2)、利用孩子身边的废旧材料自制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器具,为幼儿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创造物质条件;
(3)、以区域化、集体式、自由参与等方式开展丰富多采的一日体育活动在实践中探究、反思、总结有效的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有效的教学策略,积累有效的研究素材和成果,为今后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及其它领域教学活动实践提供一些可供学习研究和参考的教学案例、课例与模式。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挖掘适合本园特色的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资源,丰富幼儿园体育活动课程;
(2)、科学地运用多种方式组织幼儿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体能健康发展,增强体质;
(3)、增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4)、利用多渠道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增进亲子间的互动交流。
2、课题研究的内容: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水平。
我们采取了灵活读书形式,自学、集中学习、区教研员指导学习相结合。学习中,课题成员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围绕研究主题网上学习。了解教改动态,以开阔教师视野,拓展知识面,为课题研究获得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建立更高层次的共识,推动课题研究。
2、行动研究阶段,一课多研。
我们根据教研计划,一课多研的方式进行教学研讨,在每一次教学实践后,课题组成员针对教学活动进行评课,围绕民间游戏内容的教学利用价值,游戏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动作发展等,进行研讨,反思评价时,课题成员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一起协商寻找更好的教学策略,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最有效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进,集思广益,促进了课题实践的成长。
三、研究效果:
一、选择丰富、生活化的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园本课程。
二、一课多研的研讨模式,推动民间体育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民间体育游戏,优化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我们在挖掘民间体育游戏的同时,我园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
1、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民间体育器械,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动作、合作、社会交往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选择、取材多种民间特色素材,利用家长资源,设计、自制了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械,例如:小班“赶猪跑”“沙包”“拉车”“推小车”“拉力气”;中班“抬轿子”“舞龙”“飞盘”“高跷”“骑竹马”;大班“梅花桩”“投纸篓”“龙舟”“梯子”等多种好玩的器械。为了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的需要在选择器械上,我们注重启发幼儿将器械多用和巧用,要求幼儿既能完成目标又能发挥其使用器材的自主及创新。我们又利用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自制出了形式多样、玩法多样的各种运动小器械,如多用的竹竿桶、小磨坊中的滚筒、梅花桩、鞋盒走、打门球等。
2、充分利用民间游戏材料融入到早操中,感受民间体育游戏的趣味性。
为了让民间体育游戏的最大优化,我们在早操活动中进行了调整,将民间的元素贯穿到早操活动中,如:小班早操创设了调皮的小猫钻山洞、跳圈、触碰风车、小猫变木头人的游戏情境,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同时发展了走、跑、跳、钻等动作技能。中班则是选择富有民间特色的早操器械霸王鞭,在与霸王鞭的器械互动中感受到民间器械玩具的美、好玩!大班制作了筷子道具作为器械操,同时选择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跳竹竿作为游戏环节,感受高山族人们的娱乐活动同时,动作也获得了发展。孩子在早操的过程中,控制能力、动作发展、愉快的情绪、规则意识、合作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愉快的享受民间体育游戏的乐趣。
四、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互相取经,促进了家园沟通。
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有许多家长都会玩,幼儿园在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向广大家长请教,征集民间游戏,家长通过和自己孩子一起玩民间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家长向孩子了解在幼儿园中的发展情况。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在游戏中。幼儿园和家庭有了一个共同关心的事情,使家长和幼儿园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家长们也很喜欢民间游戏和童谣,都觉得能唤起他们儿时美好的记忆,又可以跟孩子在一起增进感情,平时没有那种机会,现在正好利用这个融入孩子的生活中去。
五、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成长
六、提出下一阶段研究内容:
1.在收集民间体育游戏案例以及体育器械制作这些内容在体育活动教学上的有效研究已告一个段落,在教研形式上还只是停留在一课多研上,为了进一步合理设计民间体育游戏,使其情节更具丰富些,再下个阶段将重点放在材料的突破上进行同课异构,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与相同材料的互动中将获得哪些动作技能的发展。
2.为了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充分发挥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幼儿园健康领域活动水平,促进幼儿发展,下一学期在民间体育游戏材料上再着重入手,能做到一种材料多种玩法,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3、加强理论性的学习,在不断的实践和研讨中深入课题的研究,以每月、每周的观察记录、一课多研、业务学习,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呈现。
4、继续促进和改善家园 、亲子关系的载体,定期开展民间体育亲子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愉悦的学习。
笏石中心幼儿园
201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