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李雪鹤,1984年生于河北赵县,2008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在校期间得霍春阳、贾广健、阎秉会、刘文生、陈富春、张彧、杨建军诸师教导,惜天性愚笨,2012年获文学学士学位。
李雪鹤在天美学习期间,即暂露头角,于2008年获一等助学金、2009年获二等奖学金、2010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011年获天津教委奖励基金。毕业几年后,李雪鹤一直踏踏实实,一步一个台阶的进取,不哗众取宠,不急不躁。近年来,李雪鹤数次参加画展,
如:
2012年毕业作品《花鸟册页十二帧》获毕业展三等奖
2013年《山居图》入选天津首届国际青年展
2015年《花鸟四条屏》被江西汤显祖纪念馆收藏
2016年参加<庭前春早>贾广健艺术馆师生展……等。
“
雪鹤醉心于大写意花鸟,其才气胆识在上学期间就初见端倪。观其近作,风格在吴昌硕、王一亭、白石翁之间,即是要以金石之气透入于画,所谓海派大写意花鸟。雪鹤的选择可谓独具只眼,虽然海派在天美学生中并不受关注,但雪鹤偏偏跟它投脾气,这种阳刚大气的画风不比恽氏没骨派那么艳丽炫目,因为颜色总能讨一般人喜欢,尤其能让画商伸长脖子来买,受这种诱惑的学生在天美占多数,也难怪把个恽翁糟蹋得甜俗软靡。每一种画风由盛转衰之时,总要有人给以“棒喝”,发出振聋发聩之声,于是有了黄宾虹先生发出了“用笔千古不易”、“道咸间画学中兴”的强音,自此以金石之学金石之笔参入画学的这种阳刚大气、浑朴稚拙、天真烂漫的所谓“内美”之风尚,开始占据审美主流,此前出现了如赵之谦、吴让之、吴昌硕、翁松禅这样的大家,他们令当时渐趋柔靡的画坛重获生机。雪鹤深知这种阴阳消长的道理,所以他要借这股生机之力孕育成长。我所激赏他的是,他并不关心画如何好看和好卖,只是随着自己的口味走,求其大气、爽快适意而已。居于这些品质我再次对雪鹤青眼有加,觉得他有成大器的潜质,观其画知其人,远非那些调脂弄粉的“小家子”可比。
“
风格即人格,写意即是要写出人的品格、品质、旨趣、怀抱,想当年吴道玄写嘉陵江三百里山水一日而就,而李思训数月方成,“士人画”与“作家画”至此高下立判。雪鹤是明眼人,自会体悟其中关钮。
“
总觉得雪鹤的闲适与逍遥气质就像其名字带有一股子仙气儿,大概鹤与仙渊源颇深吧,也许他们能互通梦境的。明查伊璜论画以“白日做梦”喻之,画家要画的好画,就要打开梦境,能做奇梦的人才能画好画,我想雪鹤一定是能做奇梦的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