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张淼 ,1989年10月生于河北廊坊,2008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 。2015年3月,进入上海杨惠姗、张毅老师创办的琉璃工房工作和学习琉璃技术。
参展:
2016年
1月作品《硬骨头》参加北京798布瑞克艺术空间“未来大师计划”展
2015年
12月作品《灯塔与一个世界》参加山西太原国际雕塑艺术双年展
11月作品参加“徐徐丹青似锦江”主题艺术家群展
8月参加天津“旧物志”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
11月作品《自由诗与十四行诗》金属焊接作品在天津市滨海新区雕塑公园落成。
2014年10月作品《灵魂行走无疆》受邀参加四川成都蓝顶艺术节,锦江·生态雕塑展;
2011年作品《呐喊》参加天津市保税区《新城物语》雕塑展
2012年休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进修班学习动画,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及证书
获奖:
2013年复学,作品《27公分之外》《无题》参加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材料创展获“优秀材料创作”奖
2014年9月毕业创作《灵魂行走无疆》入选中央美术学院“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获得提名奖;
2014年11月作品《灵魂行走无疆》登上中国雕塑学会会刊《中国雕塑》封面;
2014年12月,以作品《灵魂行走无疆》为主题的学术文章《呼与吸》发表于清华美术学院雕塑系院刊《学院雕塑》
2012年于北京电影学院进修期间,代表进修班与毕业时获得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及证书;
收藏:
2014年作品《硬骨头》被个人收藏
作品《灵魂行走无疆》照片及阐释:
作品阐释:
人们奔走在他们追求与信仰的路上,躯体如苍劲的木,腐朽着,躯体血肉无时无刻不在飞散,消弭。然而,不悔的,却是他们的灵魂和青春。
古老的火车枕木上仿佛回荡着永不停息的来来往往,如同他们永无尽头的追求与信仰,即使残破支离的躯体都化身为没有生命的木土,也要让这些残骸为后来者们铺就信仰的前路,这条路这是我们灵魂的不息奔走,没有尽头,更不可以有尽头……残破的身体在呼唤,因为日光和风雪开裂的木纹在呐喊,历尽时日满目疮痍的枕木在嘶吼,他们岿然不动,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你听得到么?他们无声的呐喊,撕扯了眼角,却决议不流下一滴懊悔的泪……
这个作品的主体不仅是这区区19根咬合着人体局部的枕木和环抱着枕木周围的腐殖土,更不单单是那部分身体表演中蜻蜓点水式的一笔带过。这个作品只是张口说了四个字:“身体力行。”这四个字,苍白却厚重。苍白,是浮于纸面言语和笔端,厚重则厚重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看到的这些不远放弃追求与希望的每个人。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条条的枕木,在失去最后一丝力量之前,绝不倒下。
看吧,人们。坚持如我们,无论我们的信仰归于何处,追求亦往何方,即使在这条路上,有的是牺牲,也有的是痛苦和消亡,那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的前路,因为我们的躯体和灵魂本身就是这条信仰之路……肉体可以失去,灵魂却也能继续行走无疆。
信念是人们赖以维系存在意义的基石,而这信仰的路途是我要表现的主题。
人的躯体前赴后继,人们奔走,倒下,下一个顶上来,继续向前,在追求信仰的同时,也为后人们铺就了前行的道路,我们看到的是不悔,即使躯体历尽磨难,灵魂和精神却不可磨灭。这是我们本身每一个人实实在在的生活,看似平常的艺术创作活动,一点一滴的凝练的,是我们的血肉心魂与人生。
灵魂信步,行走无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