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季宝宝最爱吃的辅食食谱大全(一)

(2015-10-28 10:51:49)
标签:

杂谈

秋季宝宝最爱吃的辅食食谱大全(一)

http://ww3/large/005Y6UnIjw1exgn4a389mj30dc0dc0t1.jpg 今日#育学园食谱#教给各位妈妈一系列秋季宝宝最爱吃的食谱,快来学做吧~

4~6个月的宝宝红薯米糊

原料:红薯20 克、米粉30 克

做法:1、红薯洗净,削皮,切碎煮软。取出捣碎成红薯泥。2、拌入米粉中。

 Tips:红薯米糊口感香甜,易入口,而且纤维多,能帮助宝宝消化。

米汤胡萝卜泥

非常营养又好喝的健康粥羹。

原料:大米汤适量、胡萝卜半根

做法:1、胡萝卜切块儿、煮熟,用大勺子碾压成泥。2、加入适量大米汤划开即可。

Tips:胡萝卜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在肠道和肝脏内可转变为维生素 A,是饮食中维生素 A 的重要来源之一

http://ww4/large/005Y6UnIjw1exgn8yrizzj308w0dcmxk.jpg

小米粥

 煮制的时候,如果觉得不够黏稠,可以加点大米进去。

原料:小米 50 克、水适量

做法:1、将小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2、加入适量的水,小火煮至小米软烂时关火。

Tips:1. 小米表皮有一层物质能熬出米油,米油营养最丰富了,特别适合初尝辅食的宝宝。小米最多淘洗一次,不要用手搓,以免损坏其营养。2. 宝宝最初尝试小米粥时候,可以从上面的一层米油开始,然后逐渐加上煮得软软的稀烂的小米粒。

http://ww2/large/005Y6UnIjw1exgnbgo99vj308w0dcaad.jpg 

南瓜燕麦粥

特别适合便秘的宝宝食用。

原料:燕麦 30 克、南瓜 50 克

做法:1、南瓜洗净,削皮,切小块。2、南瓜放入锅中,小火煮 8分钟,再加入燕麦,继续小火煮 2 分钟即可。

Tips:燕麦富含蛋白质、磷、铁、钙等营养素,与其他粗粮相比,其所含人体必需的 8 种氨基酸均居首位,而且在调理消化道功能方面,所含维生素 B 1、维生素 B 2 更是功效卓著。

http://ww2/large/005Y6UnIjw1exgndwszjyj308w0dcq38.jpg 

大米冬瓜粥

原料:大米 50 克、冬瓜 20 克

做法:1、大米淘洗干净,浸泡 1小时;冬瓜洗净,去皮,切成小丁。2、将冬瓜和大米一起熬煮成粥即可。

Tips:冬瓜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且钾盐含量低。

http://ww2/large/005Y6UnIjw1exgnjr1sb0j308w0dcdfy.jpg 

栗子枣泥小米粥

原料:小米 25 克、核仁 20 克、去皮栗子 3 只、干枣肉 7 克、清水 250 毫升

做法:1、红枣去核剪成小碎块,加上能盖过枣粒的清水,用搅拌机搅匀,然后用锅煮熟。2、将熟枣肉入茶滤勺用刮板或小勺刮捻,过滤掉枣皮。3、将小米加入电饭煲,加 250 毫升清水调至煮粥档煮软烂,备用。4、将栗子煮熟,用勺子或叉子将煮好的栗子肉弄成小碎粒。将枣泥和小米粥混合煮开。将核桃仁弄碎。5、将煮开的枣泥铺在小米粥上面,撒上核桃仁即可。

Tips:栗子内皮,可用热水煮开焖5分钟,极易去掉。

http://ww1/large/005Y6UnIjw1exgnlvuwbhj308w0dcwen.jpg 

  豆腐鸡肉香菇汤

色泽和味道都会让宝宝喜爱,不过要注意别让宝宝一次食用过多。

原料:香菇 1 朵、鸡肉 20 克、豆腐 20 克、西蓝花 20 克、生鸡蛋黄 1 个、高汤适量

做法:1、香菇用水泡发洗净切丝;鸡肉切丁;豆腐压成泥;西蓝花烫熟切碎;生鸡蛋黄搅匀。2、高汤加水煮开,下香菇丝和鸡肉丁。3、再次煮开,下豆腐泥、西蓝花末和蛋液,煮 3 分钟即可。

Tips:香菇含有香菇素、胆碱、亚油酸、碳水化合物及 30 多种酶,这些营养成分对脑功能的正常发育有促进作用。

http://ww4/large/005Y6UnIjw1exgnnqzwuzj308w0dcgm1.jpg 

南瓜山药米饭

将山药削皮之后,和南瓜一起搭配米饭蒸,不仅味道香,营养更丰富。

原料:大米适量、南瓜 30 克、山药丁 20 克

做法:1、南瓜去籽,去皮,切小丁;山药去皮,切小丁。2、南瓜丁与山药丁混大米下锅蒸熟即可。

http://ww4/large/005Y6UnIjw1exgnp3a6tbj30bi0dcmy5.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