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的科学》教学设计
(2016-03-08 08:42:28)《斜坡的科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斜坡的科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斜面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探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探究斜面的作用,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发现斜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八套(每组中包括测力计一个、长短不同的木板做斜面3个、大小相同的钩码一块、纸箱子做支架一个)报告单八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研究主题
1、巧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自然地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的王鹏和吴子博同学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让我们来看看他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观看视频内容:两人要把电动车推到楼道里,可是因为两人力气小,电动车很沉,电动车无法推上台阶。)(视频播放完毕)教师:看来这个电动车很沉呀,他俩是搬不上去了,你们谁能出个好注意帮帮她们?(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哪一种方法更好呢?为什么?(方便省力)好,让我们看看最后他们两个想了什么办法。(观看视频)
教师:哦,原来她们用木板搭了一个斜面轻而易举的把车子推上了楼,看来我们同学们在生活中还是很爱动脑筋的,能够想到这么巧妙的办法。那么这个方法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使得我们从古到今都延用它呢?好,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研究(板书:4、斜坡的科学)看看它究竟有什么奥妙之处。
【生活情景的展现,让孩子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激发孩子思考人们为什么要利用斜面。】
二、动手实践,探究斜面省力作用
1、激发研究兴趣,进行实验
教师:刚才视频中的同学用木板搭成的斜坡,其实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做斜面。那斜面又有什么作用呢?谁能帮老师猜想一下?(学生回答)运用斜面这样搬运重物真的能省力吗?同学们你们用什么办法证明你的猜想呢?(做实验)
教师:好的,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个对比实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直尺,木板,重物,测力计,纸箱子。请同学们利用这些实验材料进行我们的第一个实验,在实验之前请听老师讲一下实验方法:首先让我们用测力计沿纸箱子的高度测一个垂直向上搬运重物的力,然后我们用一块木板与纸箱子组合成一个斜面,再用测力计测一个沿斜面搬运重物的力,最后把你们所测到的力写在你们的报告单中。
师:好,再来看一下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使用测力计首先要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如果没有在要调到“0”位上。2、读测力计的数据时眼睛要平视指针,不能斜视。3、在这个实验中,用测力计拉动重物时要匀速、缓慢,还要与斜面平行,用力也要均匀。要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每组的报告员仔细填好报告单,实验完毕后组长收好实验器材,好了,同学们现在开始吧。(老师巡视指导一分钟后请三个小组做汇报,老师将数据写在黑板上)同学们通过这三个组的实验数据,你们能发现什么?(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2、激发研究兴趣,设计实验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那么不同的斜面省力效果相同吗?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你想一想,亲自试一试?你打算怎样试?好,请同学们先讨论一下(1分)谁能给我设计个实验步骤(学生说)那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呢?谁能说一下(学生说)说的真不错,看来同学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是很强的。那就请同学们按照你们所设计的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实验,做好实验记录,动脑筋思考数据中的规律做好总结。(实验做好后,请两组填好报告单分析数据)
师:从这两组数据中同学们能发现什么?(学生回答老师做总结,总结展示在课件上)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关注点在动手操作上,他们往往不会去关注如何动手实验,怎样操作实验更科学,为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孩子认真分析,进一步明确实验要求与方法,也为后面的自主探究奠定基础。实验后的分析,这是从事实、证据出发去探求结果的过程,把各组的实验数据进行汇总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这些数据中能发现什么?”]
三、拓展应用
1、谈话:斜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你能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斜面吗?(学生讨论汇报)
2、斜坡省力的作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那就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悟的心,去体味斜坡的精美与便利。(欣赏图片生活中的斜坡)
四、全课总结
五、板书设计
4.斜坡的科学
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