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年级班级管理的技巧

(2015-10-10 06:37:31)
标签:

教育

分类: 小论文
    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开拓一片广阔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在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中上,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突出一个“细”字 (1)细致入微爱心胜慈母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是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刚入校,他们有许多不适应。如:老师是生面孔,同学是陌生的,环境不熟悉,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这是面对着多大的一个难关啊。这时的学生往往表现出烦躁,做事不安心。学生有这样的心态,他们就很难做到专心学习,常常表现出上课坐不住,手里玩东西,小动作不断。这种现象一旦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带来诸多被动。此时的孩子,最需要慈母般的关爱。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就应尽快地让学生熟悉你,亲近你,尽快地成为他们心目中的亲人。如果这时我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去关心帮助他,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很快地得到改善。
     我带一年级新生时,刚开学的那段时间,天气比较热,上课时我就将窗户打开并且利用课间的时间把教室洒上水,使他们有一个好的环境.课间,我尽量地和他们在一起,发现学生的衣服穿得不整齐,我帮着整理一下,哪位学生的鞋带开了不会系,我手把手地教他。渐渐地,学生和我亲近起来,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老师就是他最可信赖的人。他们有什么话都愿意和我倾诉。担任过低年级班主任的老师,大都有这样的经历:今天张三手扎上了一个小刺,来找你拔;明天李四上厕所没有卫生纸跑来跟你要;有的水杯拧不开盖,让你帮他打开。刚入学的新生,自我保护意识差,但对学校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一下课,他们涌出教室,推推搡搡的往外跑,这时我会站在楼梯口不断地提醒学生:“靠右行,慢慢走,把你的跳绳缠起来,小心绊倒。”这些琐碎的小事,我从来都是情不自禁的去做。我想,家长把这么小的孩子交给学校,,我作为班主任就一定要让家长放心,更要对学生负责。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保证学生的安全,每当看到学生不小心摔到,我会感到自责,我常常提醒自己这样做:课堂上我是他们的老师,课下我要扮演好朋友、同学的角色,也正是有着这样的想法,所以工作中我不敢有半点懈怠。由于我对学生的悉心关爱,才赢得了学生的心。 
    低年级的学生,情绪化特别严重,正可谓: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信赖你,喜欢你,老师的教育才会奏效。 
   (2)细心观察,有的放矢,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位哲人这样说过:人们渴求上天赋予自己高智商,喜欢拥有大智慧,却往往忽略了最大的智慧恰恰就是貌似不起眼的良好习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作为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培养一个良好习惯使其收益却是无穷的。工作中,我克服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短期做法,紧紧地抓住新生入学正是各种习惯养成的一个新起点。坚持天天抓,处处抓,并提倡同学之间互相提醒,相互监督,长期坚持。学生的习惯是有着千差万别的,如何去培养,就需要老师细心观察,去了解发现每个学生的情况,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在教育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在培养学生做好上学前和上课时的准备时,我首先要了解班里哪些学生自理能力差,哪些学生的书包塞得鼓鼓的,横七竖八的书本,到该用的时候,他却经常找不到了;哪些学生的橡皮铅笔用着用着就不见了。掌握这些情况之后,及时进行指导帮助,从如何去整理书包,文具盒里的铅笔橡皮如何去摆放,用完之后要做到物归原处,到指导学生看好一天的课程表,把今天上课所需用的书本按照顺序整齐地摆放到桌洞里,手把手地去教他,并坚持天天抓,一段时间,这些为题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解决。 
    实践中我发现,那些上学时今天忘记带文具,明天忘记带书本,常常丢三落四的学生,到二年级时,往往会成为经常谎称已完成作业,却忘记带来而逃避学习的学生。因此,学生的丢三落四,千万不能认为是年龄小的原因,也别期待着他长大了就会好了,一定要及时发现,马上帮着改掉。否则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的提高。 
   低年级学生大都比较贪玩,往往是该提前做好的准备忘记做。我教育学生上课前要做好三种准备。一要做好书本文具的准备;二要做好心理准备(上课前要心情平静,不想与本节课无关的事)三要做好知识上的准备(通过预习,本节课要讲哪些知识,哪些是你在预习中还没有掌握的知识,,老师在讲解中要特别用心去听讲)。 
    常言道:“授之以鱼,只供餐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指导学生自身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并进行有效的训练,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我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和了解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以及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哪些方面去做,使每位学生都明确目标。对于一些课堂常规,如:听别人讲话要认真,不插话,做事要细心,要今日事今日毕,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站立等姿势,这些看似小事,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成长和良好习惯的养成。现在的学生,坐惯了柔软舒适的沙发,你让他端端正正地坐在板凳上,别说40分钟,有些学生连五分钟都坐不到。不是趴在桌上,就是摇晃着凳子吱吱嘎嘎响,有时还会把凳子坐跑了。为了使学生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我曾经想了许多办法,如:我对学生说,当你的学习姿势最正确时,老师在下课前会非常赞赏地拍拍你的肩膀,小学生哪有不渴望得到老师赞赏的,他们为了能让老师拍拍他的肩膀,一个个挺直腰板,保持着一尺一拳和一寸远的距离,等待老师的轻轻一拍。课堂上表现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表扬,没有一个孩子不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渐渐的同学之间就产生了攀比心理,长久之后他们的学习姿势就养成了好的习惯。由于老师对学习姿势的重视,今年我们班,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读写姿势。 
   (3)细致分析勤矫正 
    帮助学生改掉一个不良习惯,就等于培养起来一个好习惯。一个善于学习别人优点的学生,往往是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可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或许是独生子女的缘故,在家被长辈宠惯了。常常只盯着别人的缺点说三道四,如果让他说一说班里的哪位同学有哪些优点,他们总是摇摇头说不知道。要是让他指出某位同学的不足,他们会争先恐后地找出一大堆缺点。这种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的学生,往往是骄傲自满的学生。即使自己有了错误,也不不以为然。针对这种现象,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在班里开展“互相说说同桌”的活动。让他们比一比,看谁独具一双慧眼,在最短的时间里,为同桌找出的优点多。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同学们改掉了盯着别人的缺点说三道四的毛病,而且还使同学们懂得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懂得了谦虚是一种美德。 
    二、注重一个“严”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必须有一套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制度。班级工作中,“扫好地,守好纪,学好习,做好操”的序列养成教育内容尤为重要。因此,每当新学期开始时,我都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守则、规范逐条讲解对照,指出本班存在的问题,一一罗列,公布于众,让学生人人明白班级存在的问题及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组织学生为班级未来的发展制定条约。并制定出班级的奖惩办法,争对两操、纪律、卫生等方面作出约定,如:某人逃避值日,就要扣掉卫生一栏的一朵光荣花;某人违反了班级纪律,同学之间闹不团结,出现追逐打闹,上下楼梯不靠右行的现象,就应扣掉一面安全小红旗,并让其将功补过,让他担当今日班级执勤员,如果班里再有类似错误出现,就视为他没有尽职尽责,就要给他一次警告。由于实施的这些班级制度是由学生自己提出、制定的,因而效果很好,基本杜绝了这些不良现象。这些制度的使用,对班级严格的管理,就班主任而言,更应严格要求自已,从班级的点滴做起,言传身教。如:每天早读、午休课前,我对班容班貌都要进行检查,在教室里,即使发现一片薄纸,我当众拾起来,对卫生死角打扫得不干净,我示范打扫给学生看。学生年龄小,难免经常犯错误,个别学生甚至相同的错误一天要犯上几次,对于这种情况,仅仅靠批评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就像小品里说的错了再改,改了还犯)因势利导效果会更好。记得我班芦俊强调皮好动不讲卫生,下课时他经常是滚出教室,衣服天天换,还是脏兮兮,随地扔纸,到处涂抹,让他拾起自己扔的纸,他却把纸用脚踢向别人,硬说是别人把纸扔到他的座位下,这样的错误不知重复犯过多少次了。有一次在做操回来的时候,楼梯上有一张漂亮的纸,他随手捡了起来,回到班里,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我说:芦俊强同学讲究卫生,发现楼梯上有废纸,他能随手捡了起来,我相信他一定会成为我们班里最讲卫生的同学。从那以后,他真的变了,不但不随地扔垃圾了,而且还经常帮着其他值日生清扫地面。真是应了那句“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名言。所以对于个别同学所犯的错误,不要当众批评教育,应该进行个别谈心教育,而当某位同学做了一点点好事,一定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表扬。对于同学们普遍存在的不足,课堂上的严厉批评教育,收效甚微,因为同学们觉着,反正没点我的名,这事与我无关。倒不如把批评改为给大家提个醒。这样我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就需要做到眼勤,多发现同学们身上的闪光点;嘴勤,勤找学生谈心,多提醒,少指责;腿勤,深入学生生活,勤到学生之中,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三、追求一个“实”字 
    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良好的班风,使学生在这个集体里愉快地学习、生活、成长,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力量和风貌。让好的环境激励人,改造人。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集体就需要有一种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争先创优,爱班好学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班主任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激励机制。一个班的学生无论是纪律、学习,还是道德品质都有着差异,如果班级的评比激励制度按照一个标准去执行,势必会造成优秀生更优秀,后进生更落后。教学中我发现,后进生大多缺乏进取精神,他们也曾努力过,但没有成功,甚至可以说没有达到他预期的目标,长此下去,失败的次数多了,他们也就渐渐的丧失了进取心。为避免班里的部分学生丧失进取心,我在班级里经常让他们同桌比一比。在学习上,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达标成绩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鼓励优秀生按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中等生和后进生降低要求,让每位学生感受到“翘翘脚就能摘到甘甜桃子”的喜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进取精神不但能持久保持,而且还会不断地鼓励着每一个人去努力。学生的进取精神是学习的不竭动力,凡是有较强的进取精神的学生,学习都不会落后。可以说学生的进取精神是老师们不断鼓励的结果。 
    热情来得快,消失得也快,干什么事就三分钟的热度,过去兴头,什么也不在意了这是低年级学生一个突出的特点。如何使得他们保持长久的争先创优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状态。这就需要老师在班里设计开展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评比竞赛活动。如:同学之间展开的比学习、赛纪律夺红旗的个人竞赛活动;小组开展的争创“纪律、卫生、做操”红旗班组的周周评活动(在小组划分上,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权衡小组成员的情况,使每个小组在各方面的力量相当,这样他们比起赛来才有干劲。)。还有“班级之最”月月评选活动,以及针对后进生开展的“进步明星”天天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老师的赏识是后进生学习上进和自信的灵丹妙药。哪怕是再调皮,再满不在乎的学生,赞赏他几句,他感到很顺耳,最起码也有几分钟的热度,常常表扬他几句,他们就不会整天生活在“不见天日的氛围”中,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两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我从不吝啬自己的表扬,本着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寻找闪光点,抓住教育的挈机,见缝插针地进行教育,点点滴滴地促发展。 
    由此可见,班级管理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探究,只有不断的总结找出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方法才能让自己的班级富有自己的特色。从而更好的让孩子们融入到班级的学习生活中。
    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有时孩子的错误真的让人非常生气,我一般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先放一会再说,平静心情,这样就会避免教师一时冲动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毕竟教师也不是圣贤;说起容易做来难,时时提醒自己,才会有所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