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自---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输入与输出

(2016-09-30 08:47:46)

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输入与输出

摘要: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本文从如何提高词汇教学输入的有效性和词汇输出的产出性两方面来举例浅谈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词汇 输入 输出
 
作为一线小学英语教师,谁都对词汇教学具有发言权,词汇教学可以说让老师们既爱又恨。爱的是词汇教学与句型、阅读、写作、复习等课例相比,可操作性强,容易设计有趣的操练活动,上课看起来老师精神抖擞,学生激情澎湃,特别能展现课堂互动魅力;恨的是当口语输出效果不理想、阅读写作能力受到考验的时候,词汇量却成了相当大的制约因素,让人不得不怀疑那热闹的课堂的输入有效性是否足够。我们常常在对学生输入词汇时太“高估”学生,以为简单重复带读就可以达到输入目的而疏于设计有意义的语言活动;却又在要求学生输出时太“低估”学生,给一些完全引不起交际欲望的机械练习磨灭学生的产出积极性。

一、词汇输入的有效性应体现在更多的间接式词汇学习机会中。
词汇学习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直接式的,另一类是间接式的。直接式学习指直接的词汇练习和活动,如拼写练习、词汇游戏等。间接式学习则是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在词汇学习上时所进行的。这就是Krashen(1981)的语言学习输入理论。它发生的条件是:(1)学生对所接触的语言内容感兴趣;(2)语言内容要高于学生的目前水平,如包含新词汇和新结构等;(3)学生不会因为要学习新东西而感到紧张。
因为后者提供了语境,学生能够在语言的使用中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比直接式多得多的间接式词汇学习的机会。
以此为依据,专家们把词汇教学从最直接到最间接分成四种,现结合课本实例进行说明:
1. 课内或课外专门的词汇学习活动。
这一类直接式教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单词机械操练,与其他语言活动没有直接联
系,纯粹为了记忆单词而学习单词,但在词汇初学阶段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是小学英语,大多数一线教师都熟练这一种方法。
如三年级下册《开心学英语》第6单元学习水果,课内就直接出示各类水果图片,学生跟读,学习拼读规则,然后集中生单词进行单词认读、男女生或小组竞读、图片与单词配对辨识等。课外作业则可布置专门抄写单词、听写单词、为单词配图片等。
2. 词汇的教学与其他语言活动相联系。
这一种类型的重点在于词汇教学是直接与其他语言活动相联系的,学了是要用的。
比如在学习一篇阅读文章之前就讲授文中的生词或在一场辩论之前提供一些相关的主题词汇。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在课内处理生词较多的故事、阅读材料时运用这种方法,课外活动则更加可以酌情使用。
如二年级《先锋英语》上册第5单元有篇rhyme如下:
                          Visit Uncle
                We’ll go and visit uncle.
                It’s very, very far.
We’ll take some tea/ some salad/ a violin with us, 
And we’ll go there in a car.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之前,先借助简笔画、肢体动作、用英语解释词义等手段讲授课文中的难点生词far, visit, take some …, go there in a car等,提供了多个食品词汇和交通工具词汇供学生在使用句型We’ll go there in a …和We’ll take some …时自由搭配使用,最后学生在唱游输出环节不仅能较好理解该篇意义,甚至能表达出个性化的改编rhyme。
又如四年级上册《开心学英语》第10单元This is his body,课本的vocabulary学习了大部分的身体部位词汇,但还有眉毛、肩膀、脖子、头发等一些常见部位没有涉及。学习此单元时恰逢圣诞节,我们别出心裁地设计了造型各异的圣诞老师身体,PS上英语老师的头像,要求学生配文字介绍“圣诞老人”身体。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要自己先查阅资料来获取主题词汇,从而也达到了词汇输入的目的。刚好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新课程学习辅导》在本单元后面有个拓展部分,很好地为学生提供了资料。
E眼看世界:       你还知道人体其他部位的英语名称吗?
头发—hair      脸—face     面颊—cheek     睫毛—eyelash     唇—lip
舌—tongue     下巴—chin   眉毛—eyebrow   肩膀—shoulder    骨—bone
手指—finger    喉—throat    膝盖—knee      脚趾—toe         胸—chest
颈—neck       皮肤—skin   腰—waist        臀部—bottom
3.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生词时作解释。
这是最普遍的方法,当不认识的生词出现产生了理解困难时,教师即时给予关注,
进行处理,绝大多数的练习册上阅读理解题都是用这种方式解决词汇问题的。
我们应该重视单词的言外之意,而不仅仅只是从字面上理解的直白意义。六年级上册《开心学英语》第7单元He’s better than us.的课文中,Tony在争着要保管宝图时说“I’m older than you and taller than you. So I’m better than you.”Jenny不同意,说“No, you’re not!”而当妈妈发现房间很乱需要人打扫时,Jenny和Gogo又说“Yes, he’s older, taller and better than us. He’ll do it.”在这篇文章中,就better这个词很值得老师带同学们去探讨,是否older,taller就代表“better”?在保管图片方面怎样判断Who’s better?不光让学生理解了better的字面意义,也理解了在不同条件下比较方式不同,better的标准也不同。
又如,当某一单词具有拼写或语法典型规则时,我们应该重点解释,以帮助学习其他类似词汇,举一反三。如五年级下册《开心学英语》第7单元的词汇headache, toothache, stomachache,第10单元的词汇living room, dining room, bedroom, bathroom,都可以在第一次见到时予以解释,从而帮助他们理解更多类似词汇。
更多的时候,我们直接考虑一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和实用性来决定花费多少时间去解释它。
4. 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到词汇的学习。
这是最间接的词汇学习方法,例如,使用简化的原版读物。观察这种课堂的人可能
会感觉授课教师几乎没有花多少精力关注词汇教学,而实际上,对选择和分类使用哪些已知词汇去推测学习新词汇是在课前早就精心准备的。
    比如已经结题的中山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加强英语信息输入,提高小学生英语读
写能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小学英语拓展读写》,每篇都是这一类的简化的原版读物。学生在课外阅读这些故事时并没有制定单词目标量,但由于这些材料契合学生程度而略高于目前水平,学生在享受故事的同时注意力虽没有停留在学习词汇上,但他们能通过猜测词义、类比联想等方法解决新词汇可能造成的理解障碍。

二、提高词汇输出的产出性,教师应致力于帮助学生加深对已知词汇的理解并为主动地运用这些词汇创造操练的环境。
词汇的学习是否有效要在真实的英语使用中去检验。调查说明,要顺利进行口头交流并不需要大量词汇,通过操练来熟练运用一小部分具体词汇即可。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懂得的词汇并不少,但大多为受纳性词汇。他们缺乏的产出性词汇,所以不能说出想说的内容。教师应当致力于帮助学生加深对已知词汇的理解并为主动地运用这些词汇创造操练的环境。
1. 有控制的机械性练习,如重复操练、替换练习、背诵对话等。
这些类似游戏的活动使学生的词汇在具体的句子表达中得到训练。如五年级上学期
《开心学英语》第10、11单元学习动词过去式,教师可以在输出环节设计两人对话,提供图片信息进行过去式的问答,然后替换不同的动词。又如一年级《先锋英语》第5单元Numbers学习数字,在学会了数字、一些表示玩具的名词和how many句型后,教师可以把背面写有数字的实物卡片藏到教室四周,让学生找到后就图片信息练习问答。这些机械性练习应该是在有控制的前提下进行训练,否则学生的词汇产出只能限于课堂,限于在老师提供了熟悉的图片、情景下才能发生。而一旦走出课堂,该词汇就沉寂下来,变成了非常被动的受纳性词汇。
2. 鼓励学生对某词产生联想引发并扩展与该词相关的其他单词。
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挖掘词汇相关信息背景而促进对词汇的理解,远比只识
记单词本身要积极得多。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得到的词汇能让学生在课堂以外有联系的情境里都调动出来,积极产出于口头交际中。比如二年级学习动物词汇panda,不妨用以下思路呈现各种图文并茂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以后在凡是能联想到panda的场合里都能想起来panda:
                   Sichuan     white and black    eat bamboo

             big body                panda              walk
                  
                 sharp teeth          heavy          not many              
3. 词汇的搭配练习。
学习新词汇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学会这个单词要和什么词语搭配使用,这样才能
连词成句,在具体情境中具体使用。比如四年级上册《开心学英语》第3单元,我们学习8个动词“go, have, buy, call, use, borrow, watch, listen”和句型“Can I …?”,功能为请求许可并答复。如果学生只是记住了8个动词,不懂得这些动词可以和什么名次搭配使用,既没法在日常交际中真正运用,也不足以挑起学生掌握他们的好胜心。我们应该要让学生能使用足够多的灵活搭配,以满足日常交际之需,使这些动词成为能用的词。于是可以设计组词或接龙活动如下:
Go Go to school   Go to the park Go home          Go …
Have  Have an apple Have a pen Have a hot dog  Have …
Buy Buy a book Buy an ice cream Buy flowers  Buy …
Call Call my mother Call my friend Call a policeman Call …
Use Use a ruler Use a stapler Use a pencil  Use …
Borrow Borrow a pen Borrow money  Borrow an eraser Borrow …
Watch Watch TV Watch a game Watch a match Watch …
Listen Listen to music Listen to the song Listen to MP4 Listen to …
 又如六年级《开心学英语》下册第3单元词汇“tired, scared, excited, upset”,这4个都是形容词,但是只能形容人的情感状态,而不能形容物。我们既要拓展他们使用这些形容词的情境,也有必要进行适当规范,因此就可以设计如下的搭配练习:
 tired scared excited upset
I am … √ √ √ 
The girl is … √ √ √ 
The dog is … √ √ √ 
The book is … ⅹ ⅹ ⅹ 
The game is … ⅹ ⅹ ⅹ 
    4.制造足够的信息沟,创设足够多元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想主动运用所学词汇。
只有当信息适当缺损、情境足够逼真,达到了必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条件,学生才会愿意将所学词汇积极产出,用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如三年级上册《开心学英语》第3单元Can you sing?学习句型“I can …”来谈论能力,不妨设计一个“动物园管理员招聘大会”,只有足够了解动物、能够介绍动物特长的人才能来胜任这一职位。这就提供了一个足够逼真的情境,让学生以“应聘”为真实目的去使用语言,将新学的第一人称句型“I can fly/swim.”转化成描述动物的句型“The bird can fly./The parrot can sing.”主动产出,而不是在老师要求下被动回应“What can the panda do?”“It can …”
又如五年级上册《开心学英语》第6、7单元学习月份词汇,如果学生互相询问如圣诞节一类的节日在哪一月份,这种答案显而易见的交际并没有信息沟,不能达到交流信息的目的。可以让学生互相询问彼此的生日在哪一月份,并找出和自己在同一个月份生日的“有缘分”的同学,这样一来任务性就比较明显了,学生不再是无疑而问,也不是因为老师布置问的才问,他们有真正想知道的信息,寻找“有缘分”的同学甚至能帮助他们增进友谊。

综上所述,我们一线小学英语教师几乎每天都在接触词汇教学,词汇的输入不是简单地呈现词汇的量,词汇的输出也不是能在课堂回答教师问题就算成功。如果能够开拓思维,用理论指导实践,帮助学生高效输入词汇,注重在语言活动中进行词汇教学,并着力于帮助学生得到产出性词汇,将会为学生的交际、阅读、写作等各种综合英语能力垫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I.S.P.Nation(新西兰)著  英语词汇教与学
       汪榕培  《英语词汇学教程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