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2016-06-06 09:11:06)
在学习和接触到这种伟大的思维工具以后,我异常兴奋,如获至宝。心想,如果把它运用在我们学校的英语教学当中,会有什么样的成效呢?于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展开了思维导图的课题研究,尝试着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先从词汇入手,再渗透到语篇和写作教学当中。经过一年的实践活动,收获了意料之中的惊喜。
1. 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又如四年级上册学习衣物类的单词时,我们引导孩子运用思维导图对这些漂亮的服装按季节、性别进行分类,激发起浓厚的兴趣,孩子们都能兴致勃勃、天马行空地描绘着自己的导图。
把思维导图工具运用到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当中,方便我们对每一个年级、每一个模块乃至每一个单元的教材内容以及相关词汇进行梳理和归纳,使词汇教学变得脉络分明、一目了然,学生容易学习和接受。
2. 思维导图在语篇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语篇分析,可以使复杂的内容变得清晰明了,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的内容,更容易记住所读材料。如五年级下册Module5
Safety这一模块当中,孩子们学习了Children"s Safety Dos and
Don"ts,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如果靠单纯的记忆,会感觉很散。我们尝试以“How to stay
safe?”为主题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散发出居家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三个二级分支,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围绕主题展开记忆,全面而集中,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又如六年级上册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的内容比较散落,为帮助学生理清上下文的关系,更准确地理解过去时态的运用,我们通过线条、色彩、关键字、符号和图片结合的方式制作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效降低学生阅读课文的困难。
3. 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是作文过程的核心,只有抓住思维这一条主轴,作文才能有深度、有广度。英文写作对于刚刚接触写作不久的小学生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大多数小学生面对英文写作没有思路,甚至完全不知道如何下笔,思维导图的引入解决了这一难题。
六年级下册Unit5 Dr. Sun
Yatsen一文中,围绕历史名人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展开话题,主要语法知识点是动词过去式的运用,课后要求学生用过去时态描写一位历史名人。我们通过思维导图Mindmap的演示,逐个展开细节,训练学生对语言的观察力、概括力和理解力,帮助学生在解读语篇细节的同时感知语言知识与规律。引导学生将课文的主要内容用思维导图概括如上图2。
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语言规律,联想记忆课文,并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整体提升语言学习的效果。最后,我们趁热打铁,让学生按照思维导图的提示,自己动手写一位熟悉的历史名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发现,把思维导图工具运用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当中,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单词,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潜能。孩子们通过探讨和制作这些图文并茂的导图,能够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增强对英语的感性认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用英语表达思维的习惯,提高了英语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