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
(2015-06-08 09:13:43)
标签:
教育 |
首先,要明确算理算法概念,理解二者的存在关系。
明晓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核心任务。“算理”和“算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何谓算理?算理就是计算的依据、道理,它主要回答“为什么这样算”。算理一般由数学概念、运算规律、运算性质等构成。什么是算法呢?算法是计算的基本程序或方法,主要解决“怎样计算”。由此看出,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而算法则是依据算理提炼出来的计算规律和方法,它是算理的具体体现。可见,算理和算法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要以理驭法,理清算理。
准确的计算必须构建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只有算理清楚,法则记牢固,在做计算题时,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例如我曾经听过冀教版三年级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研讨课,讲整百乘一位数时,教师先复习了表的乘法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然后出情境图启发学生列出算式300×6后,
师: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认真地想一想,300×6可以怎样去计算呢?
生:(独立思考……)(一分钟过后)
师:同桌两位同学先互相地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同桌之间交流)。
师:谁愿意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3×6=18,300×6=1800。(教师板书)
生2:30×6=180,300×6=1800。
生3:3个百乘6得18个百,18个百就是1800。
生4:300+300+300+300+300+300=1800。
师:你最喜欢哪种计算方法?
(学生都说喜欢第一种,原因很简单。没有说喜欢第三种方法的。)
师:比较:300×6和30×6……
当老师问同学们最喜欢哪种计算方法时,学生为什么都异口同声的说喜欢第一种,而没有说喜欢第三种计算方法的呢?区别究竟在哪里呢?原因在于一个是“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法,另一个是它的算理。这样的处理,学生只是肤浅的会计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再追问一下:“为什么3×6=18,300×6=1800?”这样引导学生,让学生思维进入理性思考:300里面有三个百,3个百乘6就得到18个百,也就是1800,这样算理和算法之间就会“加起一座桥梁”,将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于学生也就不再是学生之间的“人云亦云”。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用心设计、想尽办法,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并掌握计算的算理,从而才能真正地掌握计算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