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叠篆崇宁通宝背契丹小字“卫”小平银钱考

标签:
古钱币 |
分类: 可见 |


2019年6月中下旬,笔者获得一枚九叠篆崇宁通宝背契丹小字“卫”小平银钱,见图1所示,出自吉林地区。当时十分惊喜,因为先前已有一枚同版式的铜钱,一铜一银,正好配套。及至翻看该钱背面时,方发现穿上有一契丹小字“卫”。当时感到十分疑惑,在徽宗的崇宁钱上怎么会铸有契丹小字“卫”呢?此钱究竟是北宋徽宗所铸还是辽天祚帝所铸?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历史上不论是哪个朝代,都会将建元铸钱视为头等大事,一是借以昭示新纪元的开始,二是用以满足市场流通的需要。近些年来,在东北各地所出土的辽钱实物已经证明,终辽一代更是将建元铸钱视为重中之重,凡改元都要更铸新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正因如此,辽代不管是哪一朝,都不会随便铸造其他国家的钱币,更何况是每年都要向辽国朝贡的北宋徽宗朝的崇宁钱呢?由此可以说,图1所示银钱不是辽国铸造,而应是北宋徽宗朝所铸。至于其上为什么要铸契丹小字“卫”?大概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应契丹皇帝的要求而铸之,以此侮辱北宋徽宗皇帝;另一种可能则是宋徽宗为讨好契丹皇帝的欢心而铸之,钱上铸契丹小字“卫”,其意是永远护卫契丹辽国,尽显徽宗媚辽的奴才相。
而据相关史料记载,北宋从960年建国之初,就不断地遭受北方强敌辽国的侵扰,契丹人不讲任何理由,说打就打,说抢就抢,使北宋疲于应对。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十二月,北宋以战败国的身份与辽圣宗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按照该盟约规定,北宋每年要向辽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一直持续到辽将亡之时。除此之外,每当辽国有什么大情小事时,北宋皇帝都要派人去朝贺,而贺礼中多有金银制品和各种金银钱,因为契丹人将金银视为财富的象征,投其所好,以博得契丹皇帝的欢心。近十几年来,在东北及内蒙古等地所出土的辽代窖藏古钱中,间或会发现一些北宋各种金银钱,即可证明这一点。而图1所示九叠篆崇宁通宝背契丹小字“卫”小平银钱,则应是当年宋徽宗朝贡辽国的贡钱之一。
契国长老
2020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