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期]:2011-11-28
[行 程]:丹东站 -> 大连站
[费 用]:交通费
52元,住宿费 60元,门票 0元,合计112元
[总费用]:交通费212元,住宿费300元,门票165元,合计677元
由于大连大雾高速封闭的原因,本次行程将下图中自丹东经东港、庄河走高速的计划修改为乘K7340次火车南下。相较于经高速公路的行程来说,火车速度慢(10个小时)而高速公路速度快(4-4.5小时);火车在白天穿行于辽东半岛大部分地区在白天可见到更多的城市,而高速公路则沿黄海西海岸前行经丹东港区;火车安全系数高而高速安全系数低。
http://s13/middle/40627f74tf082ec6ba0fc&690
(11月28日行程图)
其实,在27号从锦江山公园下来以后,曾去丹东客运总站咨询过情况。售票员说去大连的高速需第二天早上7:50过来看情况,本打算就放弃了,可是看到大屏幕上有去大连的小巴,不走高速62元/人,但经咨询28号没有班次,所以呢,还是只能乘铁路了。不过也不算有什么可惜的,因为在车上一天,可以很好的了解辽东半岛的山形水系情况。
[1、白山黑水]
中国东北向有“白山黑水”的代称,白山是指“长白山”,黑水是指“黑龙江”。来北京快十年了,一直听到关于辽宁省与东北的关系问题。记得2002年刚来北京时,有一个黑龙江的朋友跟我说辽宁人不是东北人;这次临走前又有一个朋友说,东北人都说辽宁人比较狡猾,似乎跟真正的东北人不太一样。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一些说法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东北地形图。
http://s15/middle/40627f74tb4078b78180e&690
(东北地区地形图-红虚圈中是辽东半岛)
从东北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东北平原既包括黑龙江省会哈尔滨、也包括吉林省会长春所在的松嫩平原,还包括辽宁省会沈阳所在的辽河平原。东北平原不是有一个名称叫“松辽平原”吗?就是指松花江、辽河平原。我们知道平原一般来说是由大江大河冲积而成的。比如华北平原是黄河携带泥沙冲击而成,长江中下游平原也是长江冲积而成。所以,但凡有平原的地方,必有大江大河。
http://s5/middle/40627f74tb407c543c834&690
(东北地区水系图)
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原理一致,但是与那两条平原又有所不同:
1)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流平原:同发源于青藏高原,一路奔腾向东,所以有“大河向东流”的习惯认识,易于形成统一的思维观念;
2)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在东北地区形成一个“马蹄形”的样子,内部为东北平原,但河流发源地不同。平原北部为黑龙江流域,南部为辽河流域。其中黑龙江流域主流发源于蒙古高原,其主要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发源于长白山,另一主要支流嫩江则发源于大兴安岭。辽河流域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西辽河的主要支流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向东流,东辽河发源于长白山支脉吉林哈达岭,自东北向西南流。在黑龙江流域与辽河流域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分水岭。
http://s16/middle/40627f74tb40809b10b0f&690
(欧洲地形图)
东北平原的形成与东北山形水系的模式,很像欧洲阿尔卑斯山及其所属水系。如上图所示,阿尔卑斯山雄峙于欧洲中部,其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奔流而去。河流流向上的不同,会造成不同地域的人们很难形成统一的对世界的认识,易于形成多种民族文化。东北平原在山形水系上,也呈现出类似的特点,特别是黑龙江与辽河两大流域。虽然松花江、乌苏里江、东辽河,包括鸭绿江都源于长白山,但毕竟形成了不同的水系单元。
http://s12/middle/40627f74tb4083528f0eb&690
(明代辽东地区行政归属示意图)
除地理因素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原对辽东半岛的控制来了解这个问题。自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将辽东纳入中原文化的版图之后,秦汉修筑的长城从辽东一直进入现在朝鲜半岛境内,以后的隋唐两代与高句丽在此纷争。我们在明代地图中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这种控制:当时的辽东在行征上归属于山东行省管辖。
http://s1/middle/40627f74tb4083aaf8ef0&690
(明代渤海湾防卫示意图)
明朝当时不但在辽东地区有蒙古与建州女真等北方民族的边患问题,还有来自于海上的威胁——日本倭寇。所以,隆庆朝时,调戚继光自登州(今蓬莱)北上修筑明代万里长城。于是,有了后来的明代边墙,也有了今日的丹东虎山长城。
我们知道,但凡是汉族人多的地方,其传统思想观念也必然会潜移移默化的产生出巨大的影响。所以,数千年以来,辽东一带与辽东以北,特别是黑龙江流域的文化差异是相当明显的。到现在,我还是可以发现这种差异:黑龙江、吉林省人性格比较直爽,说话也口直心快。而包括辽东半岛与中原各地的人则不然。所以,我那位黑龙江朋友说辽宁人不是东北人,他应该指的是从文化上来区分的。
[2、铁路疑云]
看到今天的行程图,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丹东到大连的铁路要先向西北方向到本溪,然后拐向辽阳,再从那里南下大连。丹东至大连为什么不走东港、庄河一线呢?其实,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与东北地区近代受俄罗斯、日本势力侵入有关。
http://s8/middle/40627f74tb409ca6ac587&690
(俄罗斯帝国彼得大帝青铜塑像)
自1721年彼得大帝被俄罗斯参政院授予为“俄罗斯帝国皇帝”开始,俄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经过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女皇等几代人的努力,在奉行海洋文明扩张政策的国策指导下,俄罗斯帝国成为一个东至白令海峡,西抵波罗的海,横跨亚欧两大洲的超级帝国。
http://s8/middle/40627f74tb40957cee347&690
(19世纪末俄罗斯帝国亚洲铁路布局示意图)
从16世纪开始,沙俄疯狂地在亚洲扩张领土,攫取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占亚洲陆地面积近1/3。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森林和草原,肥沃的土壤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很多人将其称为“金窖”。不过由于距离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太过遥远,西伯利亚在几百年里都无法得到开发。因其自然条件恶劣,自16世纪末以来,历代沙皇便将这里作为苦役的流放地。19世纪末期,俄国开始进入工业化时期。为了发展国内经济,沙皇开始关注起西伯利亚地区。更重要的是,当时英美日等列强正在远东国际舞台上激烈角逐,使西伯利亚的战略地位凸显出来。为了牢固地占有这片远离欧洲的土地,也为了实施沙俄的“远东政策”,沙皇决定修建一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的大铁路。
http://s2/middle/40627f74tb409902ef991&690
(俄罗斯远东战略中的满洲支线与中东铁路及旅顺-大连示意图)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对当时的中国也产生了相当影响。由于当时的沙俄一直觊觎中国的东北地区。因此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俄国的国策中占有重要地位。西伯利亚大铁路开工后不久,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就主张,大铁路干线应通过中国东北直达海参崴,这样就可拉近中国东北与俄国之间的联系。恰在此时,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被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为了抑制日本在远东的势力,俄国便联合德法两国进行干涉,迫使日本吐出了辽东半岛。随后,因干涉还辽有功的俄国迅速获得清政府的好感,而俄国也乘机秘密制订了“亚洲黄俄罗斯计划”。这一计划的基础,便是在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同时,修建穿越中国东北并南伸至旅大(旅顺-大连)的铁路。
1896年,当李鸿章作为特使赴莫斯科祝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时,俄国人便诱迫他签订了《中俄密约》,决定在中国境内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支线,并命名为东清铁路(包括上图中的满洲支线与中东铁路)。1898年,东清铁路动工修建,1903年7月14日全线通车。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东清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为现代黑龙江省省会奠定了基础。
http://s4/middle/40627f74tb409f9348ff3&690
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的“远东政策”与日本的“大陆政策”在东北产生了冲突,并于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并败于日本。1905年俄日两法签订《朴次茅斯和约》。该和约以长春宽城子为界,将中东铁路以南划归日本所有,因在满洲之南,故称为“南满铁路”。这一段铁路中自辽阳到大连这段,便是今天要走的一段。至于另一段从丹东到本溪的则是日本人所建之安奉铁路了。
http://s13/middle/40627f74tb40a2014216c&690
(辽东及朝鲜半岛铁路网示意图)
安(东)奉(天)铁路是南满铁路的支线,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人在此铺设轻便铁道以运兵,战争之后,由南满铁路公司改造成为今天所见之铁路,用以转运工商货物。从上图可见自沈阳、丹东到朝鲜一线的铁路网。由于当时朝鲜早已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被日本视为已有,所以,无论是“沈阳-丹东”铁路还是“长春-沈阳-大连”铁路,其功能在战争状态下可以负责运用士兵、武器装备及战略物略,在和平时期,则可以沟通与日本国内之交通(包括陆运与海运)。看看上图,自1945年至今66年过去了,辽东半岛的铁路布局大体还是这样。从丹东到大连的铁路只能像今天这样绕行,而不能经东港、庄河抵大连,其实从地图上看,庄河-大连段已有铁路,那么丹东-庄河一线何时能通车呢?其实,丹东-大连只是一个很小的局部,在东北边界,特别是东部边界,有很多铁路不是沿边界修建,而是呈现出向日本集中的态势。
[3、山重水复]
今自早上自丹东出发后,过了凤凰城站(下图中的凤城)后,一直到本溪都需要穿越长白山余脉千山山脉。然后从辽阳往南进入辽河平原,再经辽东半岛西侧低山丘陵而抵大连。这是一次极好的深入千山了解千山的机会。
http://s1/middle/40627f74tb40d1d0a9490&690
(辽东半岛地形图)
在离开丹东站前,观察了一下站内,发现这里与国内其他火车站不同之处在于,二楼还有一个国际线路候车区,去朝鲜肯定是要在这里候车了,去韩国呢?估计可能还不行。感觉丹东站形象工程做得挺好,像是个机场一样。
http://s16/middle/40627f74tb40c62b461cf&690
火车驶离丹东的时候,车箱里居然还有人站着,连硬座都销售一空,看来,很多人和我一样,去大连也被迫改乘火车了,真是太明智了。
http://s14/middle/40627f74tb40c6300b0ed&690
(凤凰城-本溪段风光)
果然,火车刚离开凤凰城车站以后,千山山脉便呈现在我的眼前了,但雾气很重。
http://s16/middle/40627f74tb40c791c17bf&690
http://s5/middle/40627f74tb40c63cee7b4&690
千山群山环抱之中,河流与火车相伴而行,越往深处积雪越多。
http://s14/middle/40627f74t7867a39ff7bd&690
在千山深山中的农田被积雪覆盖住,一条条、一道道、一垛垛,很是整齐。
http://s12/middle/40627f74tb40c64abd34b&690
http://s14/middle/40627f74tb40c653cdadd&690
有些农田建在斜坡之上,一格一格的,到很有些像从前在南疆铁路边上所看到的防沙护沙带。
http://s3/middle/40627f74tb40c65b69502&690
继续前行途中看到一条河,已然全部封冻,看起来泛着微微的蓝光,估计这河水从未被污染过,相当的清澈。
http://s7/middle/40627f74tb40c65f97d46&690
中午时分,车抵本溪站,从本溪站往外看去,感觉这个城市整个儿都在一个山坳之中,受大雾影响,远处的建筑也是很朦胧很朦胧的。跟十堰市到几分相似的地方。人说本溪水洞漂亮,不过本次是没有时间往那里去了,以后再说吧。
http://s16/middle/40627f74tb40c669bcfff&690
过了本溪,快到辽阳的时候,太阳开始露面,看起来这里温度较高,河滩两侧雪迹全无。
http://s10/middle/40627f74tb40c66de1d29&690
辽阳一带的农田中积雪已将融化,草垛也不多,而且,看起来距离小山也远了很多。这说明什么?说明辽河丘陵地带地势开阔了起来,我们已经出了千山深处。
http://s16/middle/40627f74tb40e47dfc36f&690
(辽阳白塔)
将近下午两点钟的时候车抵辽阳站,有惊喜也有失望。惊喜的是闻名已久的辽阳白塔居然在火车上就看到了,很近;失望的是作为辽东重镇,有着两千余年历史的辽阳城感觉非常的破旧,不但没有办法跟本溪相比,更无法与接着就要看到的鞍山相提并论。
http://s2/middle/40627f74tb40c7b036181&690
过了这条河,就进入鞍山市区了。小时候看书对鞍山闻名已久,知道这里有鞍钢,工人们喝盐汽水,还离千山风景区很近。
http://s14/middle/40627f74tb40c69ad980d&690
感觉火车沿着鞍山城外走了很长一段时间,望着火车沿线的鞍山高楼大厦,竟恍惚中有点曼哈顿的味道,一扫我以前脑海中对鞍山的想象。从后来的行程来看,在辽宁一省来说,除了沈阳、大连外,我看鞍山的现代化水平是最高的了。
http://s16/middle/40627f74tb40c69f91b7f&690
鞍山往南,太阳落山之前,火车旁大抵跟上面这个场景差不多太多,东边是丘陵,西边是冲积平原。
http://s12/middle/40627f74tb40c6a4d864b&690
晚七点列车终于进抵大连站,从金州开始,一路上灯火点点,延续不断,马路上车流如织。想想2006年驻烟台期间,时常想乘船渡海到大连,5年后,终于从胶东半岛来到了辽东半岛最南端。刚一下车,就立刻感觉到了大连的寒冷。本次出行,给我最深的是沈阳、丹东、大连三个地方三种感觉,沈阳的雪,丹东的雾、大连-旅顺的风。这里的风是真大,查了一下天气预报,这几天都是6-7级,还好咱装备齐全,明天,就可以全面感受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