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关于孝的论述

(2016-05-25 02:02:25)
标签:

杂谈

我的读书笔记

孔子关于“孝”的论述一一一韩国清

孝:善事父母者,子承老也。这是东汉许慎编辑的我国第一部字典中对孝的解释。

百善孝为先。没有孝,不可能做到对国家、对民族的忠,不可能忠于对你所从事的工作,不可能干一行,爱一行,不爱,怎能干好?个人发展、个人前途又在哪里呢?

孔子对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简单,就三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就是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老者安之”。让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内在得安其心,可能每一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真正能够做好却很不容易。现在社会发展了,物资条件比较丰富,我们可以有种种标准,比如买多大的房子,买什么样的车,带老人去什么地方旅游,让他穿什么样的衣裳,有什么样的饮食,但是这些能让老人真正心安吗?

很多学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做“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子游去问老师,什么叫做孝啊?老师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孔子接着反问,你看狗马这些动物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了,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这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乾隆皇帝有次同群臣聊天,说论语中的“色难”不好对。纪晓岚立马就说“容易”。乾隆就说“那你就对呀”。纪晓岚说“我已经对了”,“容易”对“色难”,非常公整。典故出于《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老师什么叫孝。孔子说:做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有一些要做的事情,子女抢着去干;有酒有肉,尽量做到让父母享用。但是,这样做竟然可以算“孝”吗?

孔子有这样的建议:“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作为儿女,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有意见相左的地方,甚至你觉得父母有什么错的地方,可以委婉地去劝止。这叫做“几谏”,就是你一定要很克制地,很轻微地,能够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去劝说。孔子说了一句话,叫“又敬不违”,难道我们不能顺着点父母吗?真正爱自己的父母就意味着包容和尊重他们的习惯。这是真正的敬。心理上的这种“敬”,直接导出来的行为层面就是“不违”。 在可以不计较的时候,儿女要对父母多一点尊重和理解,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过一种快乐的日子,也许这就是最好的孝敬。

对儿女来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知道以后,“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现在还有机会孝敬他们;惧的是父母年事又高了一岁,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能够陪在父母身边尽孝呢?可以说,父母之年在我们的心里可能永远是惧大于喜的,因为我们能做的太少,父母给的太多。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真是到了那一天的话,我们就是捶胸顿足,涕泗滂沱,再三追悔,父母在的时候少顶一句嘴多好,多做一件事就来得及啊,但是一切都过去了,来不及了。 

http://s8/middle/005XOcGXgy71WEiUbcd81

  

http://s8/middle/005XOcGXgy71WEiQvu14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