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大学华裔教授:用美剧了解真实的美国是大错特错

(2015-05-25 18:15:01)
标签:

杂谈

美剧,身为美国流行文化的重要符号,她不拘泥于熟固的选材与类型,以精良的制作、多元的表达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持续吸引全球观众。很多中国人热衷于美剧,美剧甚至于成为中国人了解美国的途径。然而,美剧里的美国真实吗?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hoto_l99_com/cab769e4e42f35bc9e4abd1b3b2924ba.jpg
美剧《副总统》海报

对于这个问题,美国萨福克大学副教授薛涌在新闻晨报刊文称,在美国的社会文化中,那些白天在家看美剧的,多被认为是无事可干、教育程度低、无处打发时间的“输家”。去美国读书,看美剧练练听力未尝不可。作为文化上的准备,则是大错特错。

文章称,希拉里·克林顿2015年初宣布参加总统竞选,她的宣言是:“I'm running for president。Everyday Americans need a champion,and I want to be that champion。”

这应该怎么翻译?

中国有的媒体报道是这么翻译的:“每天美国人都需要一个冠军,我想成为那个冠军!”听起来,好像不是选总统,是参加奥林匹克。选总统要争每张选票,用的语言必是最简单、最大众化的。而这是某个大媒体的文稿,译者定是科班出身。怎么这么不对劲?

其实,“champion”这个词,除了“冠军”外,还有其他常用意思,比如“捍卫者”,“奔走呼号者”等等。作动词时,大概用近年来流行的网上语言翻译特别传神,即“挺”,“力挺”。她的意思是,每个美国人都需要有人力挺,或者捍卫,即需要有人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我就要当这样的人。

为什么大媒体的专业人员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因为这些人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塑造的,甚至可能属于水平上乘者。在中国学英语就是这样,从小到大,一天到晚就忙着考试,刷题,背单词。真正的阅读经验很少。我今年教一组学生,SAT都在2000分以上,也都被“前五十”级别的美国名校录取了。但翻译这个“champion”词,全犯同样的错误。其实,知道这个词的多重含义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恐怕大部分不靠背单词,也没有查字典。就是见多自然明白。说到底,要把背单词、准备考试的时间多投入点在阅读上,这个词很可能就无师自通了。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我戏称为“背单词后遗症”,闹不好会折磨人一辈子。这也很能透视出中国学子留美学业准备的缺失。留美,就是去美国读书,不是去美国考试或背单词。准备了半天,单词背了,考试也考了一大堆,但会读书吗?这个问题,很少有学生和家长问。

我曾提出,留美的先决条件,是一周具备阅读200页英文书籍的能力。可惜,几乎没有听说一个学子出国前在这方面自我检测一下。我这个说法提出后,许多在美国留学过的人士指责我低估:实际应该至少是四五百页。对此,我并不否认。我只是觉得,有每周读200页的实力,至少面对四五百页的阅读量还有望糊弄过去。如果选理工课程多,200页也就差不多了。可惜,即使这个打了折扣的最低限,在很多人看来还是危言耸听。

另外,关于美国历史、社会文化的基本知识,出去前最好理解一二。我的许多学生,自以为很了解美国,因为特别喜欢看美剧。网上许多小年轻,也根据美剧大谈美国如何如何,觉得自己已经很懂。这如同西太后靠看京戏治国一样荒唐。在美国的社会文化中,那些白天在家看美剧的,多被认为是无事可干、教育程度低、无处打发时间的“输家”。去美国读书,看美剧练练听力未尝不可。作为文化上的准备,则是大错特错。

我是很实际的人,一直认为要留美,考试关不可不过。但最基本的考试就是托福、SAT这两个,而且有了差不多的成绩大致就可以。如果还有余力,考一两门AP就算锦上添花了。不能把所有精力都用来对付考试。要有时间经历一下中国的社会,有时间进行大量的、无功利目的的英文阅读,有时间思考。现在许多留美学子接受大学面试,人家要求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怎么影响了自己,居然无话可说。这样还想到大学参加课堂讨论吗?

总之,留美是年轻人成长的一步。但是,为了留美,把一切都停下来,搞得自己没有时间成长,那就还不如走别的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