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多为“文明祭扫”创造条件

(2022-04-01 11:54:12)

  清明将至,如何祭扫成为热门话题。对此,民政部专门部署相关工作,要求既要避免出现聚集性疫情和规模性反弹,又要努力满足群众的祭扫需求,确保健康祭扫、安全祭扫、文明祭扫。

  疫情反复,防控之弦松不得,而清明祭扫又难免有集中出行、人员聚集。眼下,一些地方已未雨绸缪,或要求预约限流,或鼓励错时错峰,或推出云祭扫等服务,为大家提供了更多选择。特殊情况下,大家应多些理解,并切实予以配合。毕竟清明祭扫,也是为了慎终追远,把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是对自己负责,也与节日内涵相契合。

  当然,特殊时期的举措,也让社会对文明祭扫有了新的感悟。一直以来,焚香烧纸等习惯客观存在安全隐患,城市十字路口的簇簇火光,不少观者并不赞同,呼吁改变的声音始终存在。一些地方为移风易俗,出台了不少办法,鲜花祭扫、网上祭扫、植树祭奠、家庭追思等新风随之兴起。而疫情之下,这些创新形式开始为更多人熟知、接纳。种种新方式,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核,是清明祭扫“遇上”疫情防控的更优解,也是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习惯的改变不是一时之功,关键要把握时机,补足新方式的短板。各方行动起来,变被动为主动,疫情之下移风易俗的创新之举,才会成为文明祭扫的长远之风。于每个人而言,在又一个清明节,领悟节日本意,合理安排祭扫活动,践行文明祭扫潮流,也不失为别样收获。(何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