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报第四十四期:中学音乐《汉族民歌》教学反思

(2021-05-15 20:31:36)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三节《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音版2019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腔调情韵”的第三节《汉族民歌》,设计为一节课时。这一部分是本单元对中国少数民族歌曲欣赏后继而对中国汉族民族歌曲的欣赏了解。教材设计了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族歌曲听赏,通过对汉族不同地域民歌的欣赏,了解山歌、号子、小调三种不同体裁的风格特征,理解民歌地域风格的形成原因,知道民歌背后所承载的人文内涵,进而认识到民歌的价值和魅力。

【教学理念】

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是普通高中课程《音乐鉴赏》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课通过对《弥渡山歌》、《澧水船夫号子》、《姑苏风光》等几首汉族民歌的听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让学生主动探究汉族民歌的体裁形式、风格特点、表现手段等方面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今后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推广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奠定良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体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不浓。

现实生活中,学生们听得更多的是流行歌曲,像汉族民歌这样的内容并不感兴趣。但中国汉族民歌是我们汉族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留下的艺术结晶。我们必须要学习和发扬,不能遗弃。汉族民歌不仅印证了我们汉族劳动人民几千年繁衍、发展的辉煌历史,而且现代很多优秀的歌曲作品都是取材于古老的汉族民歌。

所以在教授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把汉族民歌系统化,简洁化的加以学习和了解。让学生对中国汉族民族产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不仅喜欢听汉族民歌,还能主动去收集了解汉族民歌。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聆听四首汉族民歌,感受其在方言、旋律、节奏、节拍、歌词、调式、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了解号子、山歌、小调三种不同体裁的汉族民歌风格特征,进而达到审美体验目标。

艺术表现:通过对作品隐约情绪的体验感受、对主题的演唱、对典型节奏的敲击体验、对方言腔调的模仿,在参与实践表现的过程中,学会中国汉族传统民歌的部分片段。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和了解民歌与地方语言、地域环境、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民歌地域风格的形成原因,知道民歌背后所承载的人文内涵,进而认识到民歌的价值和魅力,对我国民歌产生喜爱之情。

【重点与难点】

1、 通过欣赏不同体裁的民歌,掌握他们的风格特征。

2、 用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不同题材民歌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教师清唱《小河淌水》

提问:这是什么类型的歌曲?(民歌)

2、民歌的归纳

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产生于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相对于专业创作而言的。

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今天我想帯大家一起走进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汉族民歌,感受一下美丽富饶的汉族土地上孕育了怎样的音乐文化。

二、 新课教学

汉族民歌按体裁可分为山歌,号子,小调。

(一)山歌

1、《弥渡山歌》云南民歌

(1) 旋律有什么特点?

《弥渡山歌》云南民歌,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歌词采用了比兴(托物言志)的手法,暗示着爱情道路的艰难曲折。旋律高亢、悠扬,由三部分组成,起即引腔,在南方民歌中常见,如《小河淌水》。

(2) 学唱引腔。

(3) 学唱云南民歌《弥渡山歌》,感受山歌的魅力。

2、山歌的定义

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休息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是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

我国的山歌非常丰富,各地山歌的称呼也各不相同。如陕北的信天游、青海的花儿、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四川的神歌等。

3、山歌的特点

旋律高亢、悠扬、爽朗、质朴,节奏比较自由。

(二)劳动号子

1、展示船夫劳作时的图片

1)他们在从事什么劳动?

2)行船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情况?请同学模仿不同情况下行船时的动作。

澧水由于地貌变化非常大,造成了航道复杂,行船困难,那么船夫在拉船时会遇到什么情境呢?

2、《澧水船夫号子》湖南民歌

(思考:欣赏的同时请结合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等表现手段来思考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1)刚才的号子声中听得最多的声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

哟喝、呼喝的声音。展示自己战天斗地的豪情。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的重负。

2)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

      一领众和

这首号子生动的表现了船夫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完整劳动过程,反映了船夫们的苦难与辛酸、成功与欢乐,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与天地自然搏斗的不屈不挠、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澧水船夫号子质朴大方、自然真实,是一首劳动的颂歌,它既展现了战天斗地的男性力量、充满张力的豪情与阳刚之美,又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交融的和谐之美。

3、 劳动号子

号子又称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一般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振奋精神、消除疲劳的作用。号子的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音调粗犷有力,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4、现场互动演唱用民歌素材创编的流行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师生合作表演,亲身体验号子的风格特点。

一支竹篙哟(吼嘿吼),难渡汪洋海(吼嘿吼);

众人划桨哟(吼嘿吼),开动大帆船(吼嘿吼)。

一棵小树哎(吼嘿吼),弱不禁风雨(吼嘿吼);

百里森林哟(吼嘿吼),并肩耐岁寒,耐岁寒。

(三)小调

1、 《姑苏风光》江苏民歌

《姑苏风光》是民歌套曲《大九连环》中的一段,“码头调”是整个套曲的序引,歌曲赞美了苏州的美丽风光。

提问: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曲调委婉、细腻、缠绵,体现了江南小调动听、婉转、柔美的特点。

2、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的特点,教师范唱并指导学生尝试用方言演唱几句,引导学生分析和感受其旋律与当地方言之间的关系。

3、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曲。主要产生于日常生活和风俗活动中。

三、 拓展

影响汉族民歌风格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生活条件、文化传统、语言特点、风俗习惯、

文化交流、审美观念等

四、小结

民歌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发展,在当今多元化社会里是不是落伍了、没有价值了、没有生存空间了呢?现代社会的多元发展并不会淹没民歌璀灿的光彩,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新民歌应运而生。如《大地飞歌》、《又唱浏阳河》等。汉族民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已然成为汉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的桥梁和纽带。汉族民歌正以更加鲜明的表现形式和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特征,征服越来越多的听众。

最后,播放由霍尊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的流行歌曲《茉莉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